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中国诗学 > 列表
中国诗学 共有 7504 个词条内容

以文字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宋代严羽对于宋诗散文化倾向的一种概括与批评。语见其《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以《易》为诗

    古代诗学概念。《易》是儒家经典之一,被后世尊为一部探究自然天道、世事人性深层奥秘的著作。明代张蔚然《西园诗麈》云:“《易》象幽微,法邻比兴。”已经指出《易》与诗歌特点多有一致性。清初屈大均更主张“以《易》为...[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诗中有画

    与诗学密切相关的古代美学概念。见于宋代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盛唐诗人王维的字。通过对于王维诗画创作的欣赏与评论,苏轼以简洁精当的语言,概括了中国诗与中国画...[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诗中有人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吴乔《围炉诗话》:“诗中须有人。”意谓诗人作诗应该真实地抒发个人情思、志尚,描写自己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使作品带有诗人个性,而不是堆砌词藻,摹仿陈言,人云亦云。它与“言志”、“缘情”、“独...[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诗为名理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毛先舒《青桂堂新咏引》:“诗之为物,名理而已。”“名”谓名教,“理”谓道理、理学,名理也可简称“理”。“诗为名理”之说将儒家肯定的天理人性、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奉为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信...[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真诗乃在民间

    古代诗学概念。意谓民间之诗最富真情实感,能感动人,才称得上真诗。语出明李梦阳《诗集自序》:“曹县盖有王叔武云,其言曰:夫诗者,天地自然之音也。今途咢而巷讴,劳呻而康吟,一唱而群和者,其真也,斯谓之风也。孔子曰:‘礼失而...[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诗酒文饭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和《围炉诗话》卷一,又见赵执信《谈龙录》引述,以《围炉诗话》记载为详尽。“问曰:诗文之界如何?答曰:意岂有二?意同而所以用之者不同,是以诗文体制有异耳。文之词达,诗之词婉。书...[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其内涵综括了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形式之美,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具多层次的意义,言其大者,可分为哲学层次、审美层次和文体层次。首先,“文”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先秦时代已经确立。《易·系辞下...[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文学

    与诗学有关的文论概念。古今涵义有变化和不同。在中国古代,“文学”要义有四:一是泛指文化学术。孔门四科,“文学子游、子夏”。《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文章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它是一个涵盖面极广而与“文”交叉的范畴,几乎总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形式。《诗经·小雅·六月》有“织文鸟章,白旆央央”之语,“文”和“章”并举,用来形容旗帜的图案文采。虽已具一定的审美意识...[继续阅读]

中国诗学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