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中国招幌 > 列表
中国招幌 共有 739 个词条内容

标识

    本谓符号、记号、标志物等用以识别或招徕的标志。招幌、招徕市声即为市商标识。如《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把盛油的桶儿,一面大大写个秦字,一面写汴梁二字,将油桶做个标识,使人一览而知。”...[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草标

    以插草芥作为出售商品的标识。《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兰孙)只得手中拿个草标,将一张纸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到灵柩前拜了四拜。”《醒世恒言》卷二九:“(锅...[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纸标

    以纸作为出售的标识。《水浒传》第三回:“(史进等)分开人众看时,中间裹一个人,仗着十来条棍棒,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插把纸标儿在上面,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纸招儿

    纸制的招徕标识。《水浒传》第六一回:“(李逵)担一条过头木拐棒,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市招

    ①市井张贴的招徕标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赏菊》:“酒垆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②市肆的招牌与幌子。详“招幌”条。...[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一作“招子”,即招牌、幌子,一种招徕标识。因招幌之招徕标识功能而径称之为“招”。宋·无名氏《错立身》四出:“今早挂了招子,不免叫出孩儿来,商量明日杂剧。”《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婆子取了招儿,收拾了门户,从后门走过...[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招目

    招幌标识。宋·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卷三:“顷年有人货疝气药,肩上担‘人我’二字,以为招目,货日数千。”...[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招帜

    招幌标识。郭沫若《南冠草》剧第四幕:“左侧一座小酒家,前有瓜架,着瓜甚多。招帜上标出‘憨憨泉’三字。”...[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招贴

    张贴的文字、图画类招幌标识。《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拦街布招幌

    商店用布印醒目广告文字,跨街巷悬挂为招幌(图12,摄自上海)。...[继续阅读]

中国招幌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