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在《自序》中说过:“我在诗的体裁上是最会翻新鲜花样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后来的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都是我首先尝试的。”①的确,薄薄的一本《扬鞭集》,诗体五花八门,长短不一,艺术样式上灵活多变,从不框...[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刘半农在《自序》中说过:“我在诗的体裁上是最会翻新鲜花样的。当初的无韵诗、散文诗,后来的用方言拟民歌,拟‘拟曲’,都是我首先尝试的。”①的确,薄薄的一本《扬鞭集》,诗体五花八门,长短不一,艺术样式上灵活多变,从不框...[继续阅读]
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文学散文”的概念,成为中国散文理论现代性转变的关键节点。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散文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其范围包括了一切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所有散行文字。许嘉...[继续阅读]
中国的传统戏剧到晚清时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唱腔和表演艺术发展到烂熟的程度,文学性和思想性却极度贫困化。曲牌的相对固定,要求剧本的唱词必须符合音律,听起来朗朗上口,但限制了对思想内容的表达。同时,由于戏剧演员处在社...[继续阅读]
刘半农初入北大,担任预科一年级的国文教员,教授诗歌、小说、文法概论和文典编纂法等。他没有其他人那样炫目的学历,国文功底却毫不逊色,又长于写作,阅读广泛。他采纳陈独秀、钱玄同的建议,又根据自己的写作心得,认为北大的...[继续阅读]
在授课、研究、社会活动诸方面,刘半农都无愧于北京大学教授这一头衔。他还为中国新文化(文学)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当时北大精英群体中,不逊于任何人。然而,他毕竟只有中学肄业的学历,其生存环境不容乐观。辜鸿铭、黄侃、...[继续阅读]
1920年2月7日,刘半农带着妻子朱惠和女儿小蕙,在上海登上日轮“贺茂丸”前往伦敦。刘半农留学带着家眷,可见这位“闯将”既顶天立地又儿女情长,不忍与妻女分离;同时,他父母双亡,小弟北茂还在读书,大弟天华更是自顾不暇,没有人...[继续阅读]
刘半农在英国的留学生涯苦不堪言。去国之前,他向人打听英国的生活费用,觉得自己的留学费维持一家三口俭朴的生活够了。他是官费生,教育部每月发给生活费60元,北京大学发给他津贴费120元,折合成60多英镑。然而,他到达英国后才...[继续阅读]
刘半农喜欢英国的图书馆,喜欢自己就读的学校。听课、进实验室、向专家和教授请教,成了他度日维艰、思乡若渴之时莫大的慰藉。可是,经济上的困境使他一家实在难以支撑下去。他萌生了转学法国的念头。法国的费用比英国低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