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春节前,刘半农携妻女离开上海返回江阴,有资料说是养病①,住了一段时间。他原先在上海或北京,靠编辑、上课、在鸳蝴派的刊物上发稿,已经能维持妻女的生活,返回江阴后虽然也忙着写作、翻译,除了给《新青年》投稿,还与向...[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17年春节前,刘半农携妻女离开上海返回江阴,有资料说是养病①,住了一段时间。他原先在上海或北京,靠编辑、上课、在鸳蝴派的刊物上发稿,已经能维持妻女的生活,返回江阴后虽然也忙着写作、翻译,除了给《新青年》投稿,还与向...[继续阅读]
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蔡元培的邀请,担任北大文科学长。1月1日,胡适在《新青年》2卷5期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个方面入手,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次月,陈独秀在《新青年》2卷6期上发表《文学革命论...[继续阅读]
1917年10月16日,刘半农以“刘半侬”的署名,给钱玄同写了一封信①,是一封回信,因为信的开头写着:“玄同先生:接到来信,非常快活。我是星期一至五的上午九至十二时总空的,先生无论那天来,都很欢迎。”看来,钱玄同致信刘半农询问...[继续阅读]
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关于取消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的正义要求,遂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据沈尹默说:“五四”当天,刘半农“坐守北大指挥部”,关注运动的发展,组织社会支持②。而鲁迅当天的日记则写道:“下午孙福源来。刘半...[继续阅读]
1919年4月2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会长张一麐,副会长袁希涛、吴稚晖。刘半农为35位会员之一。在会上,刘半农与马裕藻、胡适、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等6人,联名提出由刘半农拟定的《国语统一进...[继续阅读]
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在一片尊孔复古的鼓噪声中,袁世凯导演了复辟帝制的丑剧。袁世凯垮台后,封建余孽们继续鼓吹复古倒退、尊孔读经,又发生了张勋复辟事件。打退...[继续阅读]
如前所述,刘半农翻译外国诗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配合当时正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希望通过对西方不同诗体的翻译,打破古典诗歌旧格律的限制,以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早在1915年,刘半农开始关注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翻译了...[继续阅读]
五四之前,白话诗远没有达到能够取代旧体诗的地步,刘半农的译诗也不例外。《译诗十九首》中,印度奈都夫人的《村歌二首》《海德辣跋市五首》《倚楼三首》用的还是文言旧体。《倚楼》后来由冰心用自由体翻译,命名为《在一个...[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