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 列表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共有 146 个词条内容

眼与听囊、嗅囊关系法

    按眼、听囊、嗅囊关系分类(表8)。(1)眼>听囊>嗅囊组 以大眼类鱼苗为主,眼较大,并眼>听囊>嗅囊。如草鱼、青鱼、鲢、鳙、&xe54c;、 鳤、 倒刺鲃、 鳜、 大眼鳜等, 小眼的有泥鳅、 宜昌鳅&xeb96;等47种。(2)听囊>嗅囊>眼组...[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黑色素区别法

    仔鱼、稚鱼各个发育期都迟早出现一些黑色素,不同鱼类的色素分布都有一定规律(表9)。(1)头背部黑色素 有大花、中花、小花、无等区分为参考要素。(2)头内部黑色素 一般为俯视鱼苗头部所反映的图案形状,如草鱼花瓶状、青鱼双倒...[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简易鉴定法

    简易鉴定法包括形态、肌节、眼径大小,眼、听囊、嗅囊相关,黑色素分布等综合而成(表10)。仔鱼、稚鱼鉴定需有好的标本,采样以0.3~0.7 m/s进网者仔鱼、稚鱼标本较好,>1 m/s时标本被冲歪,<0.2 m/s时代表性不强,一般将垃圾、鱼苗、...[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中华鲟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Gray,图1)是软骨硬鳞鱼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模式标本取自1834年珠江广州段,为英国人格雷 (Gray J.E.)在广州搜集到一尾长32cm的中华鲟,其学术论文于1834年伦敦动物学会上发表,定名为中华鲟,成为学术上...[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鲥[Tenualosa reevesii (Richardson),图2]是海河洄游鱼类,广东土名三黎(来也),意即其溯江产卵洄游多于农历三月归来。鲥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清香馥郁,鳞薄可食用,为海鲜中的上品,明朝时曾作为贡品远运京城。长江鲥鱼最上达宜昌,但以赣...[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短颌鲚

    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 Kreyenberg et Pappenheim,图3)为长江特有种。体扁而窄长,上颌骨不超过鳃盖骨,无侧线,纵列鳞70片左右。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以鄱阳湖、洞庭湖、五湖等较多,长江口较少。一般全长13~14cm,重10g左右。【繁殖习性】短...[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长颌鲚

    长颌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图4)体扁而窄长,近幼鱼时上颌骨末端超过胸鳍基部,纵列鳞80片,胸棱鳞20片,腹棱鳞32片。为长江海河洄游溯江产卵鱼类。一般长度30~40 cm,重80 g左右。【繁殖习性】长颌鲚平时生长在长江以外东海,2月底...[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七丝鲚

    七丝鲚(Coilia grayii Richardson,图5)又称马鲚,生活于珠江三角洲河网至珠江口外咸淡水水域,另一淡化群体生活于西江肇庆至支流邕江一带(有学者称七丝鲚为洄游鱼类,实为河口鱼类与内陆淡化的两个群体)。体薄如刀,口下位,上颌骨伸至鳃...[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白肌银鱼

    白肌银鱼 [Leucosoma chinensis (Osbeck),图6],透明银白色,俗称白饭鱼,生活于沿海与西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全长80~150mm。【繁殖习性】白肌银鱼产带丝的漂流卵,时而随水漂流,时而缠挂水草发育。繁殖期4—7月。图6 白肌银鱼Leucosoma chinens...[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

大银鱼

    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 anius(Abbott),图7]较其他银鱼粗大,全长12~16 cm,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为江河湖泊淡水与河口咸淡水鱼类。【繁殖习性】大银鱼繁殖期为12月至翌年3月,属冬季产卵鱼类,多于长江下游缓流段产卵。图7 大银鱼Protosalan...[继续阅读]

江河鱼类早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