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长475.厘米,宽12厘米。每页8行,每行40字,共380页,木刻本。全书共24卷,32品,八千偈句,所以通称为《八千颂》或《般若八千颂》,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即公元8世纪开始由印度学者释迦...[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框长475.厘米,宽12厘米。每页8行,每行40字,共380页,木刻本。全书共24卷,32品,八千偈句,所以通称为《八千颂》或《般若八千颂》,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即公元8世纪开始由印度学者释迦...[继续阅读]
框长465.厘米,宽11厘米。每页8行,每行26字,共408页,清康熙皇帝六十年(1721)木刻本,炳灵寺版。《般若二万颂后部》是《般若二万五千颂》末品第六十卷,书的最后一页写有“于大清康熙皇帝六十大寿牛年八月二十五日在炳灵...[继续阅读]
[印度]法师比那迦罗僧哈、译师拜央译。框长475.厘米,宽112.厘米。每页8行,每行43字,共420页,木刻本。本书是详细叙述贤劫出世千佛族性、父母、眷众、寿量、教法住世期和发菩提心等情节的一部佛经。全书26卷,初由印度法师...[继续阅读]
尼集前部印度]译师希兰陀罗菩提,译师益希德译。框长375.厘米,宽9厘米。每页7行,每行33字,共440页,木刻本。《陀罗尼集要》《摄集陀罗尼》。从显密经典中收集重要经咒成集。由印度译师希兰陀罗菩提和藏译师益希德(智军...[继续阅读]
[印度]译师希兰陀罗菩提、译师益希德译。框长38厘米,宽9厘米。每页7行,每行38字,共426页,木刻本。本书是觉囊派第四代祖师多罗那他从显密经典中抽出的陀罗尼咒和章节汇集成的一部典籍。...[继续阅读]
[清]洛桑达吉著。框长355.厘米,宽6厘米。每页5行,每行42字,共56字,朱、墨套色手抄本。本书由甘丹寺第五十任法台洛桑达吉于藏历土狗年撰写,用散文论述体旁征博引,将俄旺坚参上师不多的生平事迹用佛教经典来对证述说,...[继续阅读]
内丹加央著。框长545.厘米,宽85.厘米。每页6行,每行60字,共149页,木刻本。本书由觉沃·龙珠扎西整理,内丹加央撰写,扉页和末页均有插图。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天竺到吐蕃;第三部分是吐蕃到天竺;第...[继续阅读]
框长47厘米,宽58.厘米。每页6行,每行51字,共126页,朱、墨套色手抄本。...[继续阅读]
[清]第五世土官活佛罗桑协珠旺秀嘉措著。框长47厘米,宽6厘米。每页5行,每行40字,共158页,朱、墨套色手抄本。本书由嘉央图旦尼玛的学生第五世土官活佛罗桑协珠旺秀嘉措(1839—1894)撰写。嘉央图旦尼玛,藏历十三绕迥土猪...[继续阅读]
[清]杰堪布·扎巴坚参著。框长56厘米,宽105.厘米。每页6行,每行45字,共10页,拉卜楞寺木刻本。全书皆韵文诗体。尊者于水马年诞生于清净门第,学佛时有关密宗教义等听一遍就能知晓;参辩时能默诵克珠杰的《因明七》;17岁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