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武(公元1105-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山东巨野人。他出身藏书世家,其家族已有百余年的藏书历史。但到了北宋末年,晁氏藏书全部毁于兵燹,竟至“尺素不存”。到了晁公武时,他先是随父避难于四川,后来曾任四川转运...[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晁公武(公元1105-1180年)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是山东巨野人。他出身藏书世家,其家族已有百余年的藏书历史。但到了北宋末年,晁氏藏书全部毁于兵燹,竟至“尺素不存”。到了晁公武时,他先是随父避难于四川,后来曾任四川转运...[继续阅读]
叶盛(公元1420-1474年)字与中,号蜕庵,江苏昆山人,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叶盛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从小就养成了爱书和读书的好习惯。成年后,即使是步入仕途,闲暇之余,仍然对各种版本的书籍情有独钟。访书、抄录...[继续阅读]
钱谦益(公元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东涧遗老、蒙叟等,江苏常熟人,明代进士,官至詹事礼部侍郎,降清后不久就隐居乡间。钱谦益是当时文坛学林巨子宗师,“学问渊博,浩无涯涘”。他的诗、文章“声华烜赫,莫与为比”。他最初...[继续阅读]
傅增湘(公元1872-1949年)字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四川江安县人,光绪二十四年进士,曾任直隶提学史,创办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校、京师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六年一度出任教育总...[继续阅读]
一般来说,藏书的直接动因,来源于藏书者对书籍价值的认识。究竟什么样的书最有收藏价值?在不同藏书者的眼里,其认识往往是迥然有别的。这自然与藏书目的有关。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几案罗列枕藉,意会心...[继续阅读]
祁承在《澹生堂藏书约》中引述明代著名藏书家王世贞对子女说的一段话:“世有勤于聚而俭于读者,即所聚穷天下书,犹亡聚也;世有侈于读而俭于辞者,即所读穷天下书,犹亡读也。”在这里,王世贞再明白不过地阐述了藏书与读...[继续阅读]
中国私家藏书的流通可谓难矣。藏书家得到一部好书,视为珍宝,不轻易借阅于人,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种情理发展到不适当的程度,它必然走向事物的反面,对所藏的图书来说,无疑是一场厄运。姑且不说杜暹那种“鬻及借人为...[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起码的条件,既然称其为古籍,就意味着时间的久远,是指出现年代较早的书册。有三种划分方法较为流行:一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我国近代史发端年限为界,即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以前出现的书籍都可以称为古籍;二是...[继续阅读]
所谓古籍,概而言之,就是指古代的典籍,或古代的文字记载,它不仅仅指古代书写或刊印在纸张上装订成册的线装书,而且还包括凡是古代的一切文字记录。从内容上认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反映传统文化,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有极其...[继续阅读]
据说,一些书摊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凡是“字体硬朗,纸张发黄,扎眼线装”的图书,都要特别留意,因为它是古籍的明显标志。其实,它不过是概括了古籍书某些特征而已。我国现存的一些古籍,特别是在民间还能偶尔见到的古书中,绝大...[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