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古墙 > 列表
古墙 共有 30 个词条内容

王昭君

    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支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这期间,胡汉和亲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数“昭君出塞”的故事了。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本是民间良家女...[继续阅读]

古墙

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贸易交通道路。在汉代,西出玉门关和阳关之后,路分两条。一条经吐鲁番、喀什越过葱岭到达大宛、大月氏,再抵达伊朗及亚历山大港;另一条路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和田、葱岭到达伊拉克或印度。到唐代时...[继续阅读]

古墙

长城沿线古城简介(二)

    武威武威,古称凉州,位于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东端。武威的南面是巍峨连绵的祁连山脉,东北是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北面有北沙河,东南与兰州接壤,西北与金昌、张掖毗邻,面积约5080平方公里,有“通一线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区位优...[继续阅读]

古墙

第四章 长城修筑,非汉族的专利——南北朝时期的长城

    曾几何时,长城成了土豪劣绅们的土围子。魏晋南北朝动乱的四百年间,各朝代、各民族为了相互防范不约而同地大修长城,兵荒马乱的九州大地上,长城密如蛛网像一个迷宫。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错综复杂、政权反复更迭...[继续阅读]

古墙

突厥与隋唐两朝的恩恩怨怨

    隋、唐两朝均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而隋、唐的朝廷都面对着同一个北方外族的长期侵扰,这就是盘踞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草原民族居住的幕帐突厥在公元6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是一个以狼为图腾的游牧部落...[继续阅读]

古墙

民族对决中苟且偏安的两宋

    在历经了400多年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局面后,北宋期,赵氏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在此期间,位居我国北部和东北部的两个少数民族契丹和女真先后建立了辽国和金国。辽、金两国曾多次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虽有骁勇善战的“杨家...[继续阅读]

古墙

大明王朝“高筑墙”

    嘉峪关城楼世界上任何极端事物都难以逃离物极必反的命运。蒙古人极度的、虚无的以及毫无目标的扩张耗尽了自己的气数,使自己陷入了灾难的深渊。他们南进和西进的步伐在梦游了一大圈后,终于又回到了原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继续阅读]

古墙

“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

    英宗正统初年,蒙古瓦刺部族首领脱欢统一了瓦刺与鞑靼两部,并逐渐强盛起来。其时,瓦刺与明王朝有朝贡贸易关系。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瓦刺派往朝廷的贡使将总人数虚报了1000多人。明廷礼部核实后训责其虚报人数,冒领赏赐。...[继续阅读]

古墙

明长城经典之作——戚氏长城

    从公元1369年算起,到1500年前后一百多年的时间,明王朝已经筑起了东起丹东,西至嘉峪关,长达6350公里的中国历史上第三条万里长城。为了保障长城沿线的防御体系完备,明朝把长城沿线从东至西划分为九个防务重镇,也称为“九边”,有...[继续阅读]

古墙

内忧外困,龟缩的大国版图

    豪华的明长城基本奠定了明代万里长城的最终走向,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长城格局东自山海关,西止嘉峪关。正是明王朝的关闭自守,使得历史上的长城被斩头去尾,只留下了中间的一段。辽东一线自丹东鸭绿江起至山海关的千余里长...[继续阅读]

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