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山又称文峰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偏东5公里云峰山、大基山和平度市北天柱山一带的崖壁上。云峰山因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石刻多突出岩石的立面,由山麓到极顶零星分布,有三十余处摩崖题刻,均为北魏书法...[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云峰山又称文峰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南偏东5公里云峰山、大基山和平度市北天柱山一带的崖壁上。云峰山因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石刻多突出岩石的立面,由山麓到极顶零星分布,有三十余处摩崖题刻,均为北魏书法...[继续阅读]
经石峪位于泰安市泰山中路斗母宫东北1公里的山谷中,有蹬道可通。在南北宽40.8米、东西长32~60米的石坪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4行,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计刻经文2799字,每字直径达50厘米,以隶书为主,无书...[继续阅读]
在泰安市东平县城西白佛山,大清河流经山前,山腰处开四窟一龛,又有露天造像,今存138尊。始雕于隋,唐、五代和宋初仍有营造。所有造像均保持原貌。龛像旁有隋以来造像铭记110条,另有重修碑刻14方,为研究造像内容、年代...[继续阅读]
坐落于山东省益都县云门山南崖壁上。云门山是一座东西向的山峰,在山顶有一洞穴,南北相通,掩映在山顶的云雾中,好似门的形状,“云门山”的名字由此而来。云门山石窟现存窟龛十余座,大小造像272尊。造像为隋唐时期开...[继续阅读]
千佛山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城东南,海拔285米。周朝以前称历山,相传,古代禹、舜曾于山下开荒种田,因此,又称为禹登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镌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始称千佛山。唐代将千佛寺改名兴...[继续阅读]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13公里的伊河两岸。是继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开凿时间早,延续时间长,规模宏大,艺术价值极高的石窟群。多年来就曾被称之与敦煌、云冈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自大同迁...[继续阅读]
灵泉寺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南的宝山东麓,创建于东魏,原名宝山寺,隋代改称灵泉寺。宝山有南北两峰,在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峡谷,洞窟便分布在峡谷两侧,共有窟龛二百余个。因它们之间原有灵泉寺,因此统称为灵泉寺石窟。...[继续阅读]
鸿庆寺石窟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东南的常村镇石佛村。东距北魏洛阳城60公里,南临南涧河,北依白鹿山,为一处北魏中晚期开凿的石窟,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鸿庆寺原有洞窟6座,现存5座,它们均坐西朝东、南...[继续阅读]
小南海石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南25公里的善应村龟盖山南麓,在灵泉寺东南5公里处,南临自然山泉小南海,因此名为小南海石窟。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包括西、中、东三座小洞窟...[继续阅读]
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河南省浚县城内大伾山东部的天宁寺院内及其附近。摩崖大佛开凿于北朝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一千六百余年。2000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崖大佛开凿于北齐,唐初刻成,古称“大...[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