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史画卷 > 正文

郭嵩焘与《使西纪程》
史画卷

郭嵩焘 (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别署玉池山农,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1876年,首任驻英公使,1878年兼任驻法公使。他是近代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外交使节。郭嵩焘富有外交才能,但因受副手刘锡鸿的挟嫌攻击,清政府对他极不信任,任期未满奉调回国,从此托病退出官场,回到家乡,寂寞以终。
郭嵩焘自称“年二十二,即办洋务”。他是洋务运动最早的鼓吹者之一,同时又是洋务派中通晓世界大势、对西方颇有研究的有识之士。他在出使英、法的过程中,采用日记的形式,记述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备述了英国的政教、法律、技艺、文化和民俗,写成了 《使西纪程》 一书,寄回总理衙门付印,希望向国内详加介绍,开阔人们的眼界。
郭嵩焘认为,办洋务一是 “驭夷”,二是 “自强”。要 “驭夷” 就要知洋情,“能知洋情,而后知所以控制之法; 不知洋情,所向皆荆棘也。”
在 《使西纪程》 中,他高度评价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后,又在间或的议论评述中,尖锐批评了顽固派不明时势、不晓外情、盲目反对洋务的落后观点,也批评了某些洋务官僚只学西方科学技术,而不许改变专制政体,是舍 “本” 而袭 “末”。
《使西纪程》受顽固派的攻击而毁版。郭嵩焘于1891年逝世后,李鸿章曾为他请旨 “赐谥”,并付国史馆立传。朝廷的答复却是: “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 他入土近10年后,当义和团运动高潮时,有人向慈禧太后进言,请戮郭嵩焘尸 “以谢天下”,这是郭嵩焘未曾料及的。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