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初三读后感 > 列表
初三读后感 共有 2712 个词条内容

初三读后感:真诚很重要-《水浒传》读后感_1500字

     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讲的是有群人,号称一百单八将,在梁山举旗起义的故事。这些“梁山好汉”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相聚在一起,彼此以兄弟相称。他们原是有本事的人,又有肝胆相照的情谊,所以声势浩,荡队伍不断壮大,一时间竟可与朝廷对抗,“梁山好汉”的大名,由此流传开...[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男儿心阔踏天地水浒好汉立心间_650字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些名言相信大家都听过,但是如果突然一想,又不知道出自哪里…… 大家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一篇课文《武松打虎》,这个故事出自于《水浒传》。武松是梁山一百零八将第十四,也是二龙山的三头领。武松武艺高强,...[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景阳冈》读后感_700字

     一提到《水浒传》中的人物,我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武松。他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浑身上下有上百斤力气,是108将中最令我佩服的一位英雄。 在《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景阳冈》这个故事最能体现出武松是一位武艺超群、机智勇敢的大英雄。《景阳冈》讲的是武松路过景阳...[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致敬新时代的“梁山好汉”_450字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名除暴安良的英雄气概。 《水浒传》中,留给我印象是“武松醉打将门神”这一章回。施恩告诉武松自己开的快活林酒家,被将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助施恩要回酒家。武松喝了酒去找蒋门神要回快活林,他打几拳就将蒋门...[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水上霸主_900字

     生前为豪杰,死后为神仙,这说的便是张顺。 当时江州褐阳一带有三霸,褐阳镇上以穆弘、穆青为一霸,然而浔阳江中则是以张横、张顺为一霸,从古便有饮水思源,自认水为母亲,所以在江水里横行的张横、张顺一霸最为厉害。 再说他的义气,那便是宋江泻倒后,杨顺去为宋江买止泻药和汤药。当时...[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品李逵-《水浒传》_1000字

     《水浒传》可谓是一个“义”字当头,书中有108位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逵。 书中总少不了他骁勇善战的身影,凡有战斗他必冲锋在前。有一次,宋江不让他参加。他一气之下,抡起板斧,独自杀到凌州,冲破北门,杀掉贪官,运着府库银两得胜归山。 招安后,天子派他等去大战...[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无悔-《水浒传》_900字

     《水浒传》,这部传世经典,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后我颇有感悟,我更感受到一百零八位好汉们无悔。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第一,它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挖出农民起义的根源。书中的高俅,是个不务正业破落户子弟,紧紧踢得一脚好球,就得到皇帝的赏识,没过半年,就当上了殿帅府...[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有“智”者事竟成-读《水浒传》有感_750字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他的作者是施耐庵。 这本书主要写了北宋末年,朝廷黑暗,民不聊生,有一伙人在梁山泊替天行道,各路好汉纷纷响应,成了一百零八将的故事。这108人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做起事来干脆利落。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武都头...[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重读《水浒传》_900字

     《水浒传》是一本以宋代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小说。我很喜欢这本书,前后读过好几次,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我最喜欢的非人物形象莫属了。 《水浒传》里面的人物看似相同,其实,在对待事物上有很大的区别。当宋江提起招安时,鲁智深、武松和李逵的表现就有很大的不同。鲁达他对当时那腐败...[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

初三读后感:武松其人-《水浒传》_500字

     《水浒传》中的武松的出局可谓是十分亮丽的。在景阳冈打虎后成为都头,后怒杀潘金莲、西门庆,然后去自首了,这也是许多梁山好汉最初的想法,希望以后有机遇能东山再起。可之后却不尽人意,醉打蒋门神被张都监设计下了死狱,后又在飞云浦被四人截杀。这时他才明白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大闹飞...[继续阅读]

初三作文初三作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