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 正文

四 唐代的刊正字体与《说文》研究
周祖谟文字音韵训诂

南北朝时期解散隶体,行书、草书、楷书盛行,字的写法日趋于混乱。如“恶”写为“��”,“鼓”写为“皷”,“席”写为“廗”之类,(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都是一些别字讹体。所以到隋唐时代开始刊正文字。隋代曹宪曾著有《文字指归》四卷,到唐代贞观年间秘书监颜师古校正经籍作《字样》一卷,以刊订字体。基本精神是折衷于篆隶正俗之间,取其适中,以为楷法。后来他的侄孙颜元孙又作《干禄字书》,分字为正、通、俗三体,提倡高文典策应当用正体。其后唐玄宗有《开元文字音义》一书,以隶书居首,而以篆书附下,以确定楷体的写法。到唐代宗大历中张参又作《五经文字》一书,根据《说文》《字林》《经典释文》等书审定字体;文宗太和开成间唐玄度又作《新加九经字样》,补充《五经文字》所不备,由此楷书有了一定的规范。这是文字学史上在整齐文字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唐代本是韵书盛行的时期,虽然也有人编制了很大的字书,如武则天的《字海》就有一百卷之多,但是没有传布,反之,在社会上却有不少记载日常用语的书,如敦煌古书中的《时用要字》《字宝》《碎金》《俗务要名林》等,自成一类,很切合实用。
《说文》在唐代虽为应“书学”考试的人所必读,可是因为有《玉篇》《切韵》可以检字,就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说文》的价值去从事整理工作。大历中李阳冰精于篆书,曾刊定《说文》,很多荒谬无稽之说,徒知篆法,不足以言学。直到唐末五代时期南唐徐铉、徐锴兄弟二人才精究许书,而徐锴尤为精通。徐铉入宋后曾与句中正等校订《说文》,使《说文》流传至今。徐锴著有《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这是《说文》最早的注本。徐锴认为“文字之义,无出《说文》”,所以把许书比之于经,而称自己的解释为传。《系传》的主要工作是疏证许说,引书以证古义,并且从文字的谐声偏旁和字音上推寻语义的本源,创见很多,在文字方面特别说明古书中字有假借,由于时移世易,字又有古今之异。辨析精审,在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徐锴又有《说文解字韵谱》十卷,把《说文》的字按韵书的韵部来排,颇便于检索。

说明: 本文档由创作者上传发布,版权及收益归属创作者,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若内容存在侵权,请点击申诉举报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