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学英国对维特根斯坦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之一。因为他发现,在英国,特别是在曼彻斯特,没有柏林那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和缺乏个人创造性的统考要求;相反,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和交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转学英国对维特根斯坦来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之一。因为他发现,在英国,特别是在曼彻斯特,没有柏林那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和缺乏个人创造性的统考要求;相反,鼓励学生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并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和交流...[继续阅读]
从曼彻斯特转到剑桥,这是维特根斯坦一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不仅是由于他的研究兴趣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工程学转向了哲学;而且是指他的整个生活方式都完全改变了:从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变为有着完全独立思想的创造者,从人生道...[继续阅读]
维特根斯坦在剑桥的学习是很有成效的。他在进入剑桥之前就读过弗雷格和罗素的著作,特别是对弗雷格在《算术的基础》一书中表达的思想极为重视。弗雷格竭力反对唯心论,认为它根本不符合我们对数学的描述和对世界的描述,因...[继续阅读]
不过,弗雷格对维特根斯坦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他推荐了维特根斯坦去跟随罗素学习,因为在他看来,维特根斯坦对数学的兴趣更在于从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理解数学问题,而罗素出版于1903年的《数学原则》正是清楚地阐明逻辑与数学关系...[继续阅读]
尽管维特根斯坦的最初想法都与罗素或摩尔有关,但他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更多地表现出独有的创造性。例如,他在接受摩尔关于世界构成的思想时,并不同意使用“概念”一词,而是使用“事实”,因为在他看来,断定性命题的内容包含...[继续阅读]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尽管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并且从罗素那里也的确得到了许多东西,但从一开始,无论是在出发点上还是在基本思路上,他与罗素都存在着明显的分歧,而且正是这些分歧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在20世纪20年代分...[继续阅读]
维 特 根 斯 坦 的 好 友 平 森 特(DavidPinsent),《逻辑哲学论》就是题献给他的正如他的名字所表明的,平森特的确与近代英国的大哲学家休谟有关,是休谟的旁系后代。他出生于伯明翰的一个音乐文化之家,母亲是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继续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才使维特根斯坦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世间的残酷无情。虽然他因病可以免去兵役,但他还是主动报名参军,加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曾有人把他的这一举动说成是狂热的爱国行为,但他自己则认为,走上战场是最好...[继续阅读]
《逻辑哲学论》总共只有2万来字,篇幅还不到80页,但其中却既有对现实、思维、语言、知识、科学和数学等问题的清晰明确的逻辑分析,又包含了关于世界、自我、伦理、宗教、人生和哲学的深奥神秘的警句箴言,因而被公认为是西方...[继续阅读]
《逻辑哲学论》开篇第一句话,也就是全书的第一个主命题是:“世界就是所发生的一切。”(1)这句话乍看起来似乎是一句什么也没有说的废话,用逻辑术语说,就是一句同义反复的重言式。但细想起来,它又似乎表达我们用一句话都无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