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没有加工为米,生米没有做成饭,做饭时没有熟透、还有生气味,人吃了便会有伤身体。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谷子未成熟,生米没有做成饭一样。知识和思想混乱贫乏,就像吃了半生不熟的饭而伤了身体一样。学者应当在学习上多加...[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粟没有加工为米,生米没有做成饭,做饭时没有熟透、还有生气味,人吃了便会有伤身体。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谷子未成熟,生米没有做成饭一样。知识和思想混乱贫乏,就像吃了半生不熟的饭而伤了身体一样。学者应当在学习上多加...[继续阅读]
帝王的法令不废弃负责教育的官吏,不免除管理司法的官吏,这是要让大众接受礼义的教育。如果一个人在犯错误之前能得到学校的劝勉,犯了错误之后法令又能预防其再犯,那么即使像尧的儿子——丹朱这样有恶劣品行的人,在通过勉励...[继续阅读]
假使人的秉性有善恶之分,就像土地有高低之别,那么努力以善良来教化他,他就会变得和性善的人相同了。由于善教会使人发生很大变化,因而以教化来培育他,使之变得更善,他的善良将会超过原来性善的人。就像在低洼的土地用钁、...[继续阅读]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个得意弟子,都有能力担任卿相之官,这是因为他们蒙受圣人的教诲,文学才能不断提高,智慧和才能超过平常人的十倍。由此可见教育的功用和潜移默化的力量啊。...[继续阅读]
如果废弃了教化,那么才德中等的人也会被推入品德恶劣的人的行列;如果推行教化,那么就可以引吸才德中等的人走上和品德高尚的人并行的道路。...[继续阅读]
教育目的不明确,那么百姓就会无所信仰;……百姓们无所信仰,那么他们的志向也就不能确定。...[继续阅读]
政教风化以礼义作为根本,礼义以法典书籍作为根本。...[继续阅读]
法令是用来消除邪恶而并不是用来规劝善良的。所以曾参、闵子骞非常孝顺,伯夷、叔齐非常廉洁,难道是他们怕死才这样做的吗?是教化使得他们这样做的。...[继续阅读]
人们知道害怕法律,却不知道学习礼义。于是中古圣人文王、周公便开设学校进行教育,来端正上下之间的礼仪,明确父与子之间的礼节,君与臣之间的礼义,使强不凌弱,众不侵寡,丢掉贪婪卑鄙的邪念,去做清廉纯洁的事情。...[继续阅读]
学习可以用来防止鄙陋的话语,识礼可以用来修正粗俗的行为。所以学习可以帮助人修养道德,礼义可以帮助人端正品性。...[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