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月13日,新闻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方汉奇与王中、甘惜分三人成为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教授,是...[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84年1月13日,新闻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复旦大学新闻系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方汉奇与王中、甘惜分三人成为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系王中教授,是...[继续阅读]
方汉奇的一儿一女都在国外生活,但他并不孤寂,在方汉奇的生活中,“学生”就是“子女”。他的博士生李彬曾经说过,方先生对学问执着,对学生爱护,“以学问为生命”,“以学生为子女”。②例如,1997年,程曼丽和涂光晋一道应邀访问...[继续阅读]
由于视“学生”为“子女”,所以当“子女”有了成就时,方汉奇便由衷地欣慰和高兴——陈昌凤曾这样写道:导师一向关爱学生、奖掖后学。学生中大凡有升职、获奖、添丁的,导师总会在第一时间用精确的新闻语言报道给大家。某学...[继续阅读]
步入60岁以后,方汉奇每年的生日,都是学生们与老师欢聚的“节日”。2014年12月27日,方汉奇88岁生日这天,冬阳朗照。上午9:55,笔者来到了老人所住的楼下,等电梯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手里拿着报纸,正是方老。他刚刚结束每天的晨练...[继续阅读]
方汉奇曾不只一次提过八个字:人之彦圣,若己有之。”2006年,他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过:我有一句座右铭,“人之彦圣,若己有之”,就是说别人学术上有了成就,就如同自己拥有一样,对年轻人要多扶持,对同辈人要多借鉴,不...[继续阅读]
方汉奇的书房并不算大,但却可能是中国新闻界累计接待来宾人数最多的书房;里面的藏书也可能不是最多的,但却可能是全国新闻界被媒体报道次数最多的书房。《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曾如此描述他的书房:‘汉韵唐风满寓庐,奇才更...[继续阅读]
这一章,虽然并不是本书的结尾,但在写的时候,我却是把它放到最后来完成的。为什么?因为我在纠结,这章的标题,倒底是用——与人为善的“长者”?还是用——与人为善的“智者”?“长者”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那就是年高德劭、令人...[继续阅读]
方汉奇的特点是对新事物——既包括刚出来的新玩意儿,也包括刚发生的新鲜事儿——从少年时期想做记者开始,直至耄耋之年,永远充满着好奇心。对于刚出来的新玩意儿,这位出生在“潮州会馆”的老先生真的是一位“潮人”,他不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