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泉州热心教育的人士苏秋涛先生创办,地址在当地的文庙,由南洋华侨募捐经费,刘青山、陈范予、伍禅等先后担任过校长职务。1932年4月巴金与黎明高中的友人袁志伊同行,去泉州黎明高中和平民中学小住,与当地学生、农民有较多接...[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为泉州热心教育的人士苏秋涛先生创办,地址在当地的文庙,由南洋华侨募捐经费,刘青山、陈范予、伍禅等先后担任过校长职务。1932年4月巴金与黎明高中的友人袁志伊同行,去泉州黎明高中和平民中学小住,与当地学生、农民有较多接...[继续阅读]
巴金的老家。正通顺街位于成都城的北门附近,在清代原名为古佛庵街。李公馆是五进三重堂的深宅大院,为晚清年间巴金祖父李所购置,西邻曾是清末驻藏大臣凤荃的住宅。公馆门口有两只很大的太平缸,附近有口双眼井...[继续阅读]
巴金笔名之一,发表在1926年6月《民钟》第1卷第15期上的译作《无政府主义社会学的基础》、1926年10月1日《民众》半月刊第14、15期合刊上的杂感《无政府主义岛的发现》等均署此名。...[继续阅读]
在桂林市,巴金友人、林语堂之兄林憾庐的住宅就在此处。1938年10月广州陷落后,巴金携萧珊赴桂林,林憾庐遂邀请他们同住,巴金对这一住所清雅的环境感到极为满意。在此期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成立,巴金被选为理事...[继续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前身。巴金于1924年1月进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1925年7月毕业。巴金第一学期化学不及格,列为全班最末一名,于是发奋学习,毕业考试时终于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刚入学时对巴金数学也不感兴趣,后来因为一...[继续阅读]
在南京,1924年1月至9月巴金与三哥李尧林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学习时住在此处。他们的条件比较艰苦,两人经常以小皮箱作凳子,在一盏清油灯下读书。他们没有什么娱乐,除了几个同乡之外连朋友也没有。在这些孤寂的日子里...[继续阅读]
在北京,1925年8月初至下旬巴金到北京准备报考北大时,经一位朝鲜朋友沈茹秋介绍,住在此处。在此期间他结交了几位朝鲜朋友,他们经常给他讲朝鲜爱国者为了争取独立如何与帝国主义者斗争的事迹,这给巴金提供了不少写小说的素材...[继续阅读]
在北京,为《文学季刊》编辑部,也是章靳以的住所。1933年9月至1934年7月间巴金曾几度在此居住。在此期间巴金与章靳以、郑振铎为筹备《文学季刊》而奔忙,在工作和生活中与靳以结下终身友情,并在靳以陪同下第一次到冰心家中组稿...[继续阅读]
在重庆,为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社址。1944年7月巴金从贵阳赴重庆与萧珊晤面,并担任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时住在此处,萧珊只托人买了4只玻璃杯就与巴金在楼下一间阴暗、潮湿的约8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开始了家庭生活。1944年12月...[继续阅读]
现为上海建国西路与陕西北路交叉处的一条弄堂。1932年3月因宝光里住宅毁于日军炮火而迁至此,与友人黄子方、伍禅同住,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海的梦》等。在此处住约一个月后,房东愿把房子顶让,巴金等一时难以凑齐钱款,只...[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