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春创办于广东新会县篁庄乡,创办人为上海劳动大学毕业生陈洪有、梁朝令、廖北和、陈毓就等人,校董事会成员有23名,主席是国民党元老邓泽如,其余成员如林直勉、黄凌霜、谭祖荫、黎百强等人早年皆为无政府主义者。学校按...[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32年春创办于广东新会县篁庄乡,创办人为上海劳动大学毕业生陈洪有、梁朝令、廖北和、陈毓就等人,校董事会成员有23名,主席是国民党元老邓泽如,其余成员如林直勉、黄凌霜、谭祖荫、黎百强等人早年皆为无政府主义者。学校按...[继续阅读]
是设在成都东马棚街的一所公立学校,分为补习班、预科、本科3种形式。外专的主持人廖举章热心于新文化运动,当时在四川省以“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英雄”著称的吴虞也在此执教,教员中还有一些外国人,他们对于新思想的态度对青年...[继续阅读]
在重庆,互生书店的名字是为纪念立达学园的创办人匡互生而取,由巴金友人吴朗西夫妇管理。1940年10月底巴金自昆明赴重庆,与书店工作人员田一文同住在楼上一间宽敞的房间里。在此期间巴金一边积极筹建文化生活出版社重庆办事...[继续阅读]
巴金笔名之一,首见于载1926年10月1日上海《民众》半月刊第14和15期合刊的序跋《〈无政府主义与工团主义〉附识》。另外,载于1929年3月25日《自由月刊》第1卷第3期的两篇补白《郭沫若的“周刊”》《〈浮士德〉里的妙句》以及载于...[继续阅读]
巴金笔名,亦是巴金的字,取自《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诗句。巴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21年4月1日载成都出版的刊物《半月》17号上的短论《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即署此名。此后,“芾甘”成为巴金早期文学活动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