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初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亦称“卧佛寺”。作为历代皇室敕建之寺院,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卧佛殿、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像和最完整的初刻...[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初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亦称“卧佛寺”。作为历代皇室敕建之寺院,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卧佛殿、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像和最完整的初刻...[继续阅读]
“贝叶成文,一片真心悟妙理;慈云普被,千秋宝筏济苍生。”五个多世纪以来,张掖大佛寺藏经的浩瀚,一直为历代高僧檀越、雅人高士所津津乐道。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御赐之《北藏》首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由钦差讲经兼赐宝...[继续阅读]
唐代征集长806厘米宽26厘米麻黄纸质,卷轴式经卷,无轴,未装裱。以细线设天地界栏,墨书楷体手抄《妙法莲花经授记品第六》。每版28行(偶有29行),每行16字至19字不等,全卷共454行,卷末款题“咸享元年四月丁酉日弟子千牛田清送妙法莲...[继续阅读]
元代张掖大佛寺出土高3.8厘米—4.5厘米一组共四件,外形呈方圆,平底;和田玉镂雕而成,色分青白。雕刻题材取珍禽异兽、祥瑞植物为原型,表达了创作者寓意吉祥、富贵安康的思想内涵。“天鹅、鹭鸶纹纽”,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刻画鹭...[继续阅读]
元代张掖大佛寺遗藏长17.5厘米从整体形制看,两端粗圆,状似哑铃,造型为中心略成杵峰。主杵中央有凸起的抽象化佛头装饰,两侧各饰佛头两个。杵铃两端粗圆如伞,两头分别为八根扁棱状伞骨呈弧状连接于中心杵,伞骨下收,集于圆形莲...[继续阅读]
明代旧藏高13.5厘米塔分塔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座素面方形,上有双层仰莲瓣形台,台上是覆钵形塔身,塔身中有二道弦纹,下部饰四道金刚圈;塔身部有象征性佛龛,龛顶有覆莲形花瓣纹,其上为十三相轮组成的塔颈,顶部为覆莲花瓣纹...[继续阅读]
明代张掖大佛寺遗藏高11厘米通体鎏金,螺发高耸,青髻顶严,双耳垂肩,弯眉垂目;鼻梁挺直,嘴角含笑,着右袒式贴体袈裟;右手抚膝结触地印,左手置胸前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宝座之上,座前置金刚杵,底部錾刻“十”字状羯磨杵纹...[继续阅读]
明代旧藏有大小本两种,其中大本八本,小本四本,内容完整,均为蓝绢包背装。大本名为《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长42厘米,宽27厘米,厚5厘米;小本名为《诸佛如来菩萨名称歌曲》,长27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质地白宣,墨本楷体...[继续阅读]
明代张掖市出土边长4厘米方形黄铜质,长柄纽,范模铸造;正面錾刻九叠篆朱文:“甘州左卫僧纲司印”,印背左侧刻有楷书“甘州左卫僧纲司印”,右侧为制印时间:“大明戊子年四月造”。僧纲司为明省一级佛教事物管理机构,主要任务...[继续阅读]
清代张掖大佛寺遗藏长44厘米宽39厘米厚5厘米该经版是张掖大佛寺现存795块佛经雕版中最具特点的经版实物之一。此版整体略呈方形,松木质地,单面雕刻,文字分汉文楷体和梵文天城体两种。版面上沿处文字为汉文楷书“毗卢遮那佛大...[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