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列表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共有 18 个词条内容

东阳竹编名词考

    东阳竹编源于浙江省东阳市。素有“百工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东阳,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东阳竹编和东阳木雕就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一对并蒂奇葩,在历史上,东阳竹编与东...[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人文地理环境

    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部,东临嵊州,南连永康,西界义乌,北与诸暨接壤,总面积1739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2002小...[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历史源流

    1.唐宋时期的东阳竹编东阳竹编起于何时,由于文献记载缺乏,难以精确考证。但在东阳的考古发掘证明,至迟在唐代早期,东阳竹编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使用。1980年,东阳歌山镇象塘、下楼、歌山村附近的小山丘发现始于唐代早期...[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设计题材及种类

    东阳竹编在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民间生活用品的竹制器具逐渐向艺术型竹编过渡,使东阳竹编具有相当高的民间艺术审美价值。自唐宋以来,以实用为主的竹编器具开始讲究工艺性,逐渐向兼具实用性与欣赏性演变。清代以来...[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主要特色

    1.历史悠久,题材丰富人物竹编作品《三打白骨精》东阳竹编源自实用竹器,在唐宋时期就十分兴盛,特别是篮、筐、箩、箕、帘、席、盒、笠之类的竹制器具,现在仍然是东阳农村主要的生产生活用具。当代东阳竹编的精品创作多以构...[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重要价值

    1.艺术审美价值卢光华作品竹编书画台屏《饮中八仙》根植于东阳乡土文化之中的东阳竹编,以立体造型和精编细织为强项,以精巧细雅为特色,因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实用与欣赏性的完美结合而在工...[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用材

    东阳竹编,源远流长,上溯自原始社会的实用竹器。自古以来,东阳产竹,素有“竹编之乡”美称。明隆庆《东阳续志》、明万历《金华府志》记载:“东阳有毛竹、筀竹、雷竹、石竹、斑竹、紫竹、水竹、苦竹、淡竹、箭竹、方竹、佛面...[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的制作工具

    篾刀:长约36厘米,其中刀部长25厘米,柄长11厘米,头部呈钩形,背部较厚,是砍劈、刮梢、起间、剖竹、启篾、分丝及锤打的主要工具。间门:上宽下尖,对称使用。长约11厘米,最宽处约3.5厘米,呈倒置等腰三角形。一边是刃,一边为背,通过变...[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工艺流程

    历经千年磨砺,东阳竹编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其中设计、取材、编织、上色是东阳竹编工艺生产的主要环节。设计:指把作品的构思创意通过画稿和文字表现出来的过程,是竹编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决定作品艺术含量和成败...[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阳竹编传统编织技法

    1.传统编织技法主要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挑三压三法、挑一压二法、挑一压三法、挑一压四法、十字编法、六角编法、穿篾穿丝编法、螺旋圆形编法、经疏纬密法、编串法、翻簧阴雕法、竹雕装饰法、翻簧雕空嵌丝法、翻...[继续阅读]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