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汉西门(亦称旱西门),位于南京城西(现保存于汉中门市民广场,城楼已毁),坐东向西。南唐时称大西门,沿袭宋元。朱元璋下令改建西门后,因城门可遥望石头城,遂定名石城门。城门顶部的城台长37 米,宽32米(含雉堞厚度)。城门设内瓮...[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今汉西门(亦称旱西门),位于南京城西(现保存于汉中门市民广场,城楼已毁),坐东向西。南唐时称大西门,沿袭宋元。朱元璋下令改建西门后,因城门可遥望石头城,遂定名石城门。城门顶部的城台长37 米,宽32米(含雉堞厚度)。城门设内瓮...[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西(现存城门的基座,城楼已毁),坐东向西,曾名清江门。1575 年之前,城门名仍改旧称——清凉门。设有城楼1 座、城券1 座、门设两重4 扇,外有锁钥1 副(南京民谣“里十三外十八,一道门闩朝外插”,即指此门)。清凉门...[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西,坐东向西,建造于洪武初年,由于临近城内的马鞍山,故名马鞍门,城门外有龙江宝船厂。1374 年,改为定淮门,并派兵把守。城门拱券高8 米,宽6 米,深25 米,城门外侧为一层石质拱券,其上为城砖拱券。1862 年之前,出于城防需要...[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北狮子山与绣球山之间,坐东向西,建于洪武初年。昔日卢龙山(即狮子山)南麓山下,濒临长江,与钟阜门在不足1 公里的地段项背而建。1465 年以前,出于城防需要,与钟阜门一道被堵塞。1659 年后,又重开仪凤门。1928 年夏,国民...[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北,坐西向东,与仪凤门项背而建。洪武初年称“东门”,1378 年,改“东门”为钟阜门,因遥对钟山(亦称“钟阜山”)而得名。1465 年后,该城门长期被堵塞。...[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北,坐南向北。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故名。1402 年,燕王朱棣(即永乐皇帝)经龙潭进攻南京,由朱元璋第18个儿子谷庶人和李景隆等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军队进入城内。之后,朱棣委派朱元璋第16个女儿宝庆公主的丈夫赵辉,充任金...[继续阅读]
位于南京城北,坐南朝北(保存较好)。1461 年,重建神策门的城楼。1658 年,郑成功北伐金陵败绩于神策门下,清廷遂改其名为“得胜门”,后仍称“神策门”。1892 年,因城楼毁损严重,维修资金不足,地方官吏仿淮安府城楼重建,缩小了原先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