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王羲之十七帖 > 列表
王羲之十七帖 共有 164 个词条内容

起笔

    起笔大致可以归纳成两种,一是藏锋起笔,就是在下笔时笔锋的方向和行笔的方向相反,“欲下先上,欲左先右”。另外,藏锋起笔还有方笔和圆笔之分:(一)方笔是反向起笔后顿笔截行(如“佳”字),有的方笔是笔锋斜切迅速铺毫所成(如“...[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收笔

    收笔是指一个笔画完成时的动作,有虚收和实收之分,也有藏锋收笔和露锋收笔之别。藏锋收笔是指笔锋在离开纸面之前将锋芒藏入笔画内的动作,或称回锋收笔,如“虑、悬(悬)、欲”三字的末笔;而露锋收笔是指在结束书写时将笔锋顺...[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中锋

    中锋又称正锋,与侧锋相对应,是笔法的根本。即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部分,使之不偏不倚。它能使笔画圆厚饱满、神完气足,即古人所谓“中锋取质”,如“情、别、殊、为、不、备(備)”六字的大部分笔画线条使用...[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侧锋和偏锋

    侧锋是相对中锋而言的,是指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倾侧于笔画的一端,使线条一边光洁一边苍涩,表现出妍美飘逸的艺术效果,即古人所谓“侧锋取妍”。如果过于强化侧锋笔法,就会变成偏锋,使用过多当然会让笔画变得漂浮而流滑,如“问...[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提与按

    提是指在笔画运行过程中,笔锋提起做下引动作或停留纸面做提行动作。按是指书写时笔锋下按之势,造成线条的粗细变化,与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线条生动活泼。两者结合使用才能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在行草书中最为常见。如本帖...[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疾与涩

    疾与涩主要是指用笔的快慢所形成的不同情调。笔快则流动酣畅,笔慢则凝重沉雄。笔势要迅疾,然而过快易浮滑;用笔要苍涩,而过涩则易于凝滞。因此,要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疾如“及、事、足”三字,涩如“顷(頃)、小、疾”三字...[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转笔

    包括平转、绞转。平转是指书写时以中锋作弧线平移运行,如“欲、书、显(显)”三字;绞转是指书写过程中笔锋在线条内部的上下翻动、左右绞转,使原来接触纸的锋面转换到相反的锋面,即所谓“八面出锋”,造成线条外部灵活多变...[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折笔

    包括方折和圆折。即指笔画在书写过程中要改变方向时提笔原转的方法,基本保持中锋。方折是指在转向时提笔后再稍稍顿下,迅速向相反方向写出,但仍然保持中锋,加强了笔画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如“言、意、矣”三字;圆折与方折相...[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方点

    此帖用笔多方,故方点的使用比较普遍,单点一般为字的上点、右下点或在字的外廓。方点起笔常以笔尖露锋入纸,入纸角度需依字而定,行笔一般向左下方顺出,与下一笔承接,如“服”字的右下点;以侧锋为主顺势下按,然后回锋收笔,如...[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

圆点

    并非指点的形状完全为圆形,而是呈圆势。圆点起笔兼具中、侧锋入纸,行笔一般向右下方顺势下按,然后回锋圆转收笔。练习圆点时,一定要注意书写时微妙的运笔动作,做到圆而不弱、笔画精神。古人云,点若高山坠石是也。如“都、...[继续阅读]

王羲之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