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的城建历史上,有一个绕不开的建筑,就是地处香坊区的田家烧锅。“田家烧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田家烧酒厂”,但它的正规名字叫“永兴德”,开设于咸丰年间。田家烧锅开设于咸丰年间,原字号“永兴德”,后...[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哈尔滨的城建历史上,有一个绕不开的建筑,就是地处香坊区的田家烧锅。“田家烧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田家烧酒厂”,但它的正规名字叫“永兴德”,开设于咸丰年间。田家烧锅开设于咸丰年间,原字号“永兴德”,后...[继续阅读]
老哈尔滨之所以被弄得样子古怪,搞得支离破碎,行政区划混乱,和上个世纪初的中东铁路有关。哈尔滨市区被看作是中东铁路“哈尔滨驿”的沿线,成为沙俄的租借地。而傅家甸,即现在的道外区,毕竟与中东铁路搭不上界,故...[继续阅读]
哈尔滨的确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城市,因此它的别号很多(别号很多的城市总是很有特点的城市),除“丁香之城”、“教堂之国”、“榆树之城”、“东方的小巴黎”和“远东的莫斯科”之外,还有“冰城”、“雪城”这样的称谓...[继续阅读]
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是松花江边上最令人神往的建筑小品之一。这是一座俄式老建筑,是百年来最有特色,并成为哈尔滨标志性的建筑小品之一。这个构思巧妙的俱乐部,有餐厅、舞厅、客房和凉厅。那个木栅栏式的大门临着...[继续阅读]
早年哈尔滨几乎到处都是俄式的木板房。站在高岗处放眼望去,真的是太漂亮了,哈尔滨俨然是一座“木板房之城”。在哈尔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俄式木板房是由那些俄国流亡者建的。他们绝大多数都住在木板房里。想想看,这...[继续阅读]
吃饱了,喝足了,该去泡个澡了。这也是哈尔滨男人的一种活法。其实,我从年轻的时候,即三十多岁开始,就迷恋泡热水澡。我也曾在小说里写过这方面的体会。我觉得,泡澡不单纯是洗洗干净,骨子里的作用是解乏。我甚至还...[继续阅读]
在讲述哈尔滨的白毛将军府之前,我们先快速浏览一下与之相关的历史记录:1898年4月23日:那个年轻的、留着俏皮小黑胡子的俄工程师希特洛夫斯基率领一支特别考察队,迎着料峭的春风来到哈尔滨,“下榻”在香坊田家烧锅附近...[继续阅读]
对一座老建筑解读,每个人进入的角度是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正是在这种掺杂以个性特质的争论当中,我们这些局外人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一座建筑本有的多面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我们的审美会在这些光怪陆离的言...[继续阅读]
哈尔滨江沿小学,先前并不是校舍,而是俄国商人伊·雅·秋林经营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后来又改为秋林公司五金日杂用品商店。这座建筑始建于1914年。到了1949年4月28日,市教育局在这幢建筑里创办了“江沿小学校”,是哈尔滨...[继续阅读]
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教育书店,先前是一位叫水上俊比左的日本人开的松浦洋行,是一幢典型的仿巴洛克建筑。该建筑的设计师是一位俄国人,叫A.A.米亚科夫斯基。台湾出版我的那本《哈尔滨人》时封面就选用了这幢建筑作为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