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导管插管深度与特定体表标志之间关系的临床应用研究
临床麻醉学杂志
页数: 4 2015-10-15
摘要: 目的评价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endobronchialtube,DLT)插管深度(Y)与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X)之间关系,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深度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441例,男232例,女209例,年龄62~84岁,ASA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男性右DLT组(MR组,118例),女性右DLT组(FR组,107例),男性左DLT组(ML组,114例)和女性左DLT组(FL组,102例)。测量患者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X),常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深度根据本研究组五年来研究得出的简化公式确定拟插管深度(Y),简化公式为1YMR=XMR+2.8;2YFR=0.95XFR+2.8;3YML=XML+2.1;4YFL=0.97XFL+2.1。然后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FOB)证实或进行微小调节。结果四组DLT插入的适宜深度(Y)和患者的年龄无显著相关性;但和患者的身高、性别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MR组118例中有5例(4.24%)插管过深,但均不超过1cm,经调整退出后位置恰当;FR组107例中有5例(4.67%)插管过深,但均不超过1cm,经调整退出后位置恰当;ML组114例中有4例(3.50%)插管未到位(不超过1.5cm),经调整进一步插入后位置恰当;FL组102例中有4例(3.92%)插管未到位(不超过1.5cm),经调整进一步插入后位置恰当。四组总有效率为95.9%。结论测量体表甲状软骨水平至剑突距离可预计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插管深度,且和FB的定位高度一致,可作为双腔支气管插管时的参考。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