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页数: 7 2011-03-15
摘要: 对湘北低丘地区林分密度为1 667、2 000、2 400、3 330和3 900株.hm-2的9年生湿地松人工林生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5种密度林分总平均生物量达到了81.15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平均达到67.28 t.hm-2,凋落物、灌木和草本生物量分别为11.03 t.hm-2和2.83 t.hm-2。②5种密度林分从低到高其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65.99、70.19、75.88、92.59和98.04 t.hm-2;年均净生产力较高,分别达到了7.33、7.80、8.43、10.29和10.89 t.hm-2a-1;湿地松人工林单株及其各器官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林分及其各器官生物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5种不同密度的湿地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遵循W干>W枝>W叶W根>W皮这样一条相同的规律。③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在37.67%以上;林分根系生物量占整个林分生物量比例为14.61%~15.52%,60.00%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100 cm,且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④湿地松人工林林下有20种灌木植物,草本以蕨类植物为主,其密度较大,除个别呈现区域性分布外,大多数种分布比较均匀。⑤2 400株.hm-2的中密度林分结构合理,叶面积指数、净生物产量及干材生物量比例相对较高,可作为湘北低丘地区短周期中小径材纸浆林培育的首选密度。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