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山海经考释 > 正文

二 刘秀两次领衔校治《山海经》
山海经考释

刘秀曾参与《山海经》的校书和呈进,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刘秀曾两次领衔校治此 书,似乎前人都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
(一)刘秀署名的两个不同的校书记录
《山海经》一书的传本中保存了两处刘秀参与署名的校书记录,反映了刘秀等校治 此书时的一些情况。
《海外四经》和《海内四经》之後各有一段校书记录,内容相同:“建平元年四月 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勳臣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以下称之为“校志”。
传本又有刘秀《上<山海经>表》:“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 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此文也是一种校 书记录,以下简称《表》。
以上二个校书记录是不同的。二者的不同,说明《山海经》曾两次校治。“校志” 反映的是第一次校治,《表》文反映的是第二次校治。
(二)两次记录校书人数不同
“校志”所说的校书者只有“待诏太常属臣望”一人。而《表》中又增加了一个 “秘书言”。两记录所列校书人不同,说明校此书非一次。增加了校书人者当在後,是 《表》文当在“校志”之後,应是第二次校进时之事。
“臣望”为何人?宋尤袤《後序》:“哀帝时,朝臣有两名望者。一则丁望,一则 蟜望。而此疑为丁望。”尚是疑说。郝懿行说:“望,盖丁望。”後人则进一步确认 “臣望”为丁望。
然丁望、蟜望似皆非此“臣望”。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绥和二年“城门校尉 丁望为卫尉,三年迁。”建平二年“卫尉望为光禄勳,一月迁。”同年“光禄勳丁望为 左将军,卒。”《百官公卿表》曰:“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自司隶至虎贲校 尉秩皆二千石。”是绥和二年之前丁望已担任“秩二千石”的城门校尉。而“校志”所 书之建平元年,丁望尚在卫尉任中,不可能称之为“待诏太常属臣望”。
又据《汉书》,绥和二年三月成帝薨,刘歆本传:四月“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 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 经,卒父前业。”《百官公卿表》曰:“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 石。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是绥和二年,刘歆才为太中大夫,“秩比千石”。“校 志”所称的建平元年刘歆已改名刘秀,为光禄大夫,然亦仅“秩比二千石”,比起“秩 二千石”的丁望,官职为小,不可能列名在丁望之前。至建平二年,丁望任光禄勳,光 禄大夫是光禄勳的属官,丁望已是刘秀的直接上级主官。
校书之“臣望”,建平元年四月时仅任“待诏太常属臣”,其後也才迁“秘书太常 属臣”,官卑职小,故“臣望”不可能是丁望。
又,建平三年,“蟜望为右将军,一年迁。”右将军位在光禄勳之前,与“待 诏”、“秘书”官职之品级相差太远,故校书之“臣望”亦不可能是蟜望。当是别有名 “望”之“待诏太常属臣”,其人已不可考。
(三)校书人“臣望”的官衔不同
“校志”称为“待诏太常属臣望”,《表》则称为“秘书太常属臣望”。两处皆称 “太常属臣”,是其官职辖属。据《汉书·百官表》,太常,原亦称奉常,其下设丞, 武帝时又设博士等职官。“校志”称望为“待诏”,是其时虽已为“太常属臣”,尚属 于散秩,並无实职。“秘书”,《汉书》卷九十三有“校秘书郎杨闳”,卷一百言班固 在後汉“永平中为郎,典校秘书”。《後汉书·王逸传》称“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 郎。”汉时校秘书者,可能郎官居多。“校秘书郎”或“校书郎”是其官职名。《表》 文称望为“秘书”,则已是实职之官,可能是在实授“校秘书郎”官职之後。所以,称 “秘书”当在称“待诏”之後。也说明《表》文当在“校志”之後。
(四)“臣望”工作表述不同
对臣望的校书,“校志”说“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用“校治”二字,是为现在 时,说明此次校书是由臣望校的。而《表》文则说“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用“所 校”二字,是为过去时,说明此书曾经“臣望”校过。二者表述不同,也说明《表》文 和“校志”写作时间不同,当是两次校书,《表》文在“校志”之後。
(五)两个校书人次序和表述用语
《表》文说“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列“秘书言”之名在“秘书太常属 臣望”之前。二人同为“秘书”职官,而且“臣望”又是太常属臣,为什么要把秘书言 排在前面呢?这是因为对二人的工作表述不同。对前者只用一个“校”字,也是现在 时;而对後者却用了“所校”两字,是为过去时。说明《表》文这次校书是秘书言在臣 望“所校”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再校。《表》文校书人次序和表述用语的不同,也说 明此书曾二次校治,《表》文的写作应当在後。
(六)“臣望”与“秘书言”所校篇目不同
“校志”在原书中凡两见,分别在《海外四经》之後和《海内四经》之後。可以肯 定的是,这八篇确经“臣望”校过,並经上呈上级主管官员领衔。但《荒经》五篇却並 没有类似的校志,旧注说:“此《海内经》及《大荒经》本皆逸在外。”可见,“臣 望”並不曾校过这五篇。
至于“秘书言”,据《表》文,当是校了“今定为十八篇”的全部,即包括《荒 经》五篇,是毫无疑义的了。
(七)刘秀工作表述不同
《校志》中对刘秀的工作表述是“领主省”。主省者,主管省察的意思。只说是主 管而未说直接参加校书的实际工作。而《表》文的表述则用了“领校”一词,说明第二 次校此书,刘秀直接领导並参加了校书的实际工作。
(八)属名领衔者不同
“校志”称“领主省”的为二人,第一人是“侍中光禄勳臣龚”,第二人是“侍中 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而《表》中只有“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一人。
“臣龚”为何人?宋尤袤《後序》说:“龚则王龚也。”郝懿行也说:“龚,王 龚;秀,刘歆也。”
考《汉书·儒林传》曰:“时光禄勳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 王龚任光禄勳不见于《百官公卿表》。此表绥和二年(前7年),“侍中光禄大夫王龚子 即为卫尉”,是其年王龚尚为光禄大夫。同年“卫尉王能为侍中光禄勳,二年贬为弘 农,坐吕宽自杀。”其贬时当为建平元年(前6年),贬後却没有记载谁人继任此官。至 建平二年(前5年),“卫尉望(丁望)为光禄勋”,其间空缺一年左右。“校志”所称 建平元年四月,适在其时。以“校志”和《儒林传》可补《百官公卿表》之阙,王龚任 光禄勳当在二人之间,即建平元年王能贬後起,到建平二年丁望继任止。“校志”建平 元年四月之“侍中光禄勳臣龚”为王龚当是。
刘秀在建平元年前後的任职情况。
据《汉书·艺文志》说:“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 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术书;侍医李柱国校 方技。每一书已,向则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其子侍中奉 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汉书》本传,刘向“年七十二卒,卒後十三岁而王氏代汉。”以此推算,刘向当 卒于成帝绥和二年。绥和二年三月成帝薨,四月“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 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 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语在《艺文志》。”
刘秀迁官的具体时间虽不可考,但也还有一些蛛丝马迹。
据《王莽传》,王莽在哀帝初立後,于绥和二年七月“免大司马,就第”。其举刘 歆,当在绥和二年四月哀帝即位之後,至七月王莽免大司马之前。
汉制,侍中令在武帝时改光禄勳,其下属侍中,无定员、无定秩,“皆加官”,按 其加官定秩。绥和二年歆初为侍中,加太中大夫,秩比一千石。後迁骑都尉再迁奉车都 尉,皆秩比二千石。
《儒林传》言“时光禄勳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此与《艺文 志》“哀帝复使其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同,称“奉车都尉刘歆”,是王龚与刘 秀共校书时,刘秀尚未改名,但已迁奉车都尉。
建平元年四月“校志”言“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是已加光禄大夫衔。其 时,王龚任光禄勋,而刘秀加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为光禄勳王龚的直接下属。
又,尤袤曰:“是岁(建平元年),刘歆以欲应图谶,始改名秀。”据本传: “初,歆以建平元年改名秀,字颍叔云。”注曰:“应劭曰:《河图赤伏符》云:‘刘 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故改名,几以趣也。”是为尤说 所本。据《哀帝纪》“孝哀皇帝”注:“荀悦曰:讳欣之,字曰喜。”《诸侯王表》定 陶恭王薨,“阳朔三年,王欣嗣。十四年,绥和元年为皇太子。”是哀帝名欣。欣、歆 古通。然则刘歆改名的原因当是避哀帝之讳。改名的具体月份则未记。“校志”和 《表》皆称秀,按“校志”时间,是建平元年四月前已改名。
据此,“时光禄勳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歆共校书”之时,王龚已为光禄 勳,而後者其名尚称刘歆,其官为奉车都尉。至建平元年四月臣望校毕《山海经》,书 写“校志”时,王龚仍称光禄勳,而刘歆已改名刘秀,其官已加光禄大夫。故称“奉车 都尉、光禄大夫臣秀”。
盖刘向奉旨总校书之大成,“录而奏之”,是有独立上奏之权。而刘秀在建平元年 四月,虽已再迁“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按照汉代官制,光禄大夫为光禄勳的属 臣。可能的情况是:一是其时刘秀初迁光禄大夫,资历尚浅,故尚需先向其直接上级主 官光禄勳王龚报告,並由王龚属名领衔;二是“光禄勳王龚以外属内卿,与奉车都尉刘 歆共校书。”也分管校书工作。而且王龚职官高于刘秀,又是刘秀的上级主官。所以由 王龚领衔属名率刘秀共同“领主省”。
而再校时,可能刘秀任职已经稳固,可直接单独奏事。而建平二年,“卫尉望(丁 望)为光禄勳”,原与之“共校书”的王龚也已不再任光禄勳,自然也就无需再属上王 龚之名了,故而《表》文中由刘秀直接单独领衔进呈。说明《表》文当不早于建平元年 四月。
如果只是一次校治,在“臣望”校书完成之後的“校志”中已经属上“光禄勳臣 龚”之名,列于刘秀之前。如此时进呈,自然也应当是“臣龚”之名在前,刘秀之名在 後,共同领衔上奏。反之,在上奏时把已写入“校志”並作为刘秀直接上级的王龚名衔 从《表》文中删除,只单独列出刘秀,这样的僭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王龚作 为第一领衔的“校志”和刘秀单独领衔的《表》文必然是两次校治。
从以上八个方面,可以证实《山海经》一书,在汉哀帝时期曾经两次校治。虽然两 次校治都有刘秀的属名,但其时间和相关人员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由臣望校治,在建平 元年四月完成,由王龚、刘秀共同具衔“领主省”,是否进呈没有记载。第二次为刘秀 领校,秘书言主校,由刘秀单独领衔具表奏进,时间可能稍晚。可惜刘秀《上<山海 经>表》未著年月,但从以上情况分析,当晚于建平元年四月。可能在建平二年王龚不 再担任光禄勳一职之後。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