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中国戏剧 > 列表
中国戏剧 共有 234 个词条内容

参考书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4.李春祥:《元杂剧史稿》,河南大学出版社...[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一、宋都坊市合一格局的形成与瓦舍勾栏的创设

    由五代纷争向北宋政权相对说来较为平稳的过渡,使赵宋王朝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自中晚唐以来既获得较大发展的城市经济,在北宋160年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健康运行的态势。宋都汴京凭借其水陆交...[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二、百戏竞争与宋杂剧的脱颖而出

    瓦舍勾栏作为带有鲜明商业运作特征的文化娱乐场所的创立,使得长期在制度文化的钳制中畸形发展的戏剧及门类众多的百戏技艺融入都市经济生活序列当中,归宗于商业文化本体,在市场的自由竞争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长,于最大限度...[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一、民族音乐融合与诸宫调的传唱

    金人立国之初,曾强令女真、奚、契丹人大规模移居中原,给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受主流文化的支配,少数民族音乐逐渐风靡黄河南北,给包括民歌谣曲在内的传统音乐注入诸多浑朴、刚劲的质素,酿成一种旋律...[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二、金政权南迁与北曲杂剧的成熟

    汴京失陷后,教坊乐人大体上有三种流向:一部分随宋政权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一部分被金人押往中都(今北京),一部分流散在河南境内。第一部分应是伎乐中的精华和骨干,第二部分在押解途中大量逃亡于河东一带,第三部分则与草台...[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三、金院本向“真戏剧”的转化

    宋金杂剧向北曲杂剧嬗变的中介,应是金代后期逐渐从原初意义上的杂剧、院本分离出来的“正杂剧”或幺末院本。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条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第三节 宋金杂剧的体制特征

    宋杂剧入金之后被称为“院本”。院本,即“行院之本”,乃行院演出所用之底本。陶宗仪曾明确指出:“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其体制与宋杂剧大致略同。关于宋杂剧之体制,前文所引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与...[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思考题

    1.简说北宋瓦舍勾栏的设立对宋杂剧繁盛的促进作用。2.宋金杂剧和诸宫调对元杂剧体制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参考书目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4.李春祥:《元杂剧论稿》,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5.廖奔、刘彦君...[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一、元杂剧的分期

    率先对元杂剧进行分期的,是近世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在《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时地》中以窝阔台灭金据有中原为起点,把“有元一代之杂剧”分为三期:一、蒙古时代:此自太宗取中原以后,至至元一统之初(按,联系下文,应为1234—1294)。...[继续阅读]

中国戏剧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