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心术:心思。此处指方正的内心。本根:根本。②以伦理为桢(zhēn)干:将世间万物的条理当作主干。伦理,事物的条理。桢干,古代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的叫“干”。此处指主干。③菑(zī)畬(yú):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注释】①心术:心思。此处指方正的内心。本根:根本。②以伦理为桢(zhēn)干:将世间万物的条理当作主干。伦理,事物的条理。桢干,古代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的叫“干”。此处指主干。③菑(zī)畬(yú):土...[继续阅读]
【注释】①懔(lǐn)闲居以体独:独居时要以严肃的态度体悟圣贤“慎独”的教诲。懔,严肃,令人敬畏。闲居,独居,独处。独,即“慎独”,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指人在无人监管的独处环境中,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继续阅读]
【注释】①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把自己的良心放在胸中。本心,指良心。《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继续阅读]
【注释】①万理澄澈: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明白透彻。澄澈,明白,透彻。②凝聚:专注,专心。【译文】如果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明白透彻了,那么心思便愈加专精细密;如果心思能够专注,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便愈加通达流畅。【源流】清唐鉴...[继续阅读]
【注释】①分(fèn)内:本分之内,即职责所在。【译文】宇宙内千千万万的事,都是自己的分内之事;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宇宙内千千万万的事。【源流】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八“文安陆象山先生九渊”条:“他日读古书,至‘宇...[继续阅读]
【译文】身体虽然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产生,但内心的思考已经追溯到了天地万物产生之前;身体虽然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但内心却已升到了天地之上关照着这个世界。【源流】清金武祥《粟香随笔》卷六:“‘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继续阅读]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③。【注释】①天地生物:即天地万物。气象:景色,景象。②克己:克制约束自己。《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③至诚无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后...[继续阅读]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①。以圣贤之道奋始易②,以圣贤之道克终难③。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④;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⑤。【注释】①躬(gōng)行:亲自践行。《孔子家语·六本》:“闻善必躬行之...[继续阅读]
【注释】①伊周:伊尹、周公,分别是商、周两朝开国贤臣。此处指品行高尚。伊尹,名挚,商朝开国名臣,辅佐商汤成就王业。商汤离世之后,其孙太甲即位,太甲无道,伊尹流放太甲于桐宫,后来太甲悔过,伊尹将其迎回,恢复太甲王位,伊尹...[继续阅读]
【注释】①殴:打。②退消:退却消散。③庖(páo)人炀(yáng)灶:厨师面对着炉灶烧火。庖人,厨师。《墨子·尚贤中》:“伊挚,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汤得之,举以为己相。”炀,此处指烧火。灶,炉灶。【译文】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如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