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读没有看过的书,就如同得到益友;读看过的书,就如同遇到故人。【源流】明陈继儒《陈眉公集》卷十四《读书十六观》:“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译文】读没有看过的书,就如同得到益友;读看过的书,就如同遇到故人。【源流】明陈继儒《陈眉公集》卷十四《读书十六观》:“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继续阅读]
【注释】①居心:内心。②勿助勿忘:指学习既不要因急于求成而操之过急,又不要因不求上进而荒废学业。助,此处指操之过急。忘,此处指不思进取。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继续阅读]
【注释】①杂:杂乱。此处指心中想法太多。②神荡而不收:精神涣散无法集中精力。荡,涣散。收,集中精力。③劳:劳累。④神疲而不入:精神疲惫无法充分思考。入,此处指充分思考。【译文】心不要杂乱,内心杂乱就会心神涣散而不能...[继续阅读]
【注释】①心慎杂欲:内心慎防各种杂念。慎,慎防,小心防备。②余灵:更多精力。此处指思维敏捷。③目慎杂观:眼睛慎防到处乱看。④余明:更多目力。此处指目光敏锐。【译文】内心要慎防杂念,使心思保持纯净,这样才能思维敏捷...[继续阅读]
【注释】①案:书桌,桌子。②索:尽,无。【译文】书桌上的书不宜太多,心中的书却不能太少;鱼离开了水身体就会干枯,心离开了书精神便没了寄托。【源流】明缪昌期《从野堂存稿》卷八《论文》:“案上不可多书,胸中不可少书。”...[继续阅读]
【注释】①志之所趋:心志所向。②无远勿届:再远的地方也会到达。《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届,到。③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高山大海也不能阻挡。穷山,极高的山。距海,即巨海,深广的大海。限,阻挡,阻隔。④无坚不...[继续阅读]
【注释】①意念:心思。【译文】只要把心思沉潜下来,没有什么事理会弄不明白;只要能把志气激发起来,没有什么事情会做不好。【源流】明吕坤《呻吟语》卷一:“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继续阅读]
【注释】①沃:浇,灌。②开悟:用心领悟。③胶柱鼓瑟:鼓瑟时要依靠转动瑟上的弦柱来调节声音,如果用胶粘住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继续阅读]
【注释】①体认:体察,认识。②把捉:把握,掌握。【译文】学习不用心体察认识,便像闪电照过万物,一点儿也没掌握得到;学习不亲自实践,便像走水路却要用车,走旱路却要用船,一点儿作用都起不了。...[继续阅读]
【注释】①启信:启发人们探寻真理。信,此处指真知、真理。②渐:循序渐进。③克底有成:坚持到底,有所成就。【译文】读书贵在有怀疑精神,有怀疑才能启发人们探寻真理;读书要循序渐进,能循序渐进才能坚持到底有所成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