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丁忧离官,时间一般为三年,守制期满,朝廷重新授任新官。正当刘禹锡辞官在洛阳守孝时,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为宦官陈弘志所杀,穆宗李恒即位,次年改年号为长庆。李恒是宪宗的第三个儿子,唐朝的第十二任皇帝,26岁即位,一生...[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古代丁忧离官,时间一般为三年,守制期满,朝廷重新授任新官。正当刘禹锡辞官在洛阳守孝时,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为宦官陈弘志所杀,穆宗李恒即位,次年改年号为长庆。李恒是宪宗的第三个儿子,唐朝的第十二任皇帝,26岁即位,一生...[继续阅读]
在扬州,刘禹锡与白居易相聚,喝完了酒,唱完了歌,赋完了诗,两人继续上路北行。大约于大和元年(827)春天,一同抵达洛阳。不久,白居易被征为秘书监,赴长安任职,刘禹锡仍留在洛阳赋闲。刘禹锡自从元和十年(815)在政治上第二次受挫折...[继续阅读]
刘禹锡回到长安,先后任主客郎中、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本想依托宰相裴度在朝廷干出一番事业,但大和年间的宦官势力已发展到使正直朝官根本无法立足的地步。以宦官为后台的宰相李宗闵结党营私,联合牛僧孺等人结为朋党,竭力...[继续阅读]
唐人出行,喜欢在车船中读书,在马背上吟诗。如果途中遇到好友,会停下来交谈或赋诗,而沿途馆驿是旅途中的文人官员最佳的聚会场所。此时,能住馆驿的不是官员就是文人墨客,地方官员喜欢在馆驿设宴,为这些过往人员接风洗尘,把酒...[继续阅读]
刘禹锡在苏州刺史任上取得极佳的政绩,但他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力量薄弱。大和八年(834)7月,朝廷又将刘禹锡从苏州刺史调任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道防御使。刘禹锡对治理近三年的苏州充满浓厚的感情,离开...[继续阅读]
开成元年(836)秋,65岁的刘禹锡因患足疾,向朝廷上表辞官,获准后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以正三品的虚职退居洛阳,开始他的晚年生活,从此再没有担任实职。从刘禹锡《谢分司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态:“列名宾护之职,分局河、...[继续阅读]
可能是文酒会上酒喝得太多,刘禹锡在开成二年(837)春的文酒会后不久就病倒了,卧床不起。时任河南尹的李珏,表面上礼贤文化人,给刘禹锡送药问候,还称赞刘禹锡是“文星”。李珏第二年正月就从洛阳进京高升宰相了。据《唐语林》...[继续阅读]
诗歌唱和作为古代诗人人际交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特殊类别。唱和诗发展至中唐,盛况空前,以至唱和之风影响一时的文坛风气。刘禹锡受此风影响,作了大量的应酬唱和诗。在中唐作家中,刘禹锡比较注重编录和保...[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