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汉译日文图书书目的收集与整理,在国内,最早是由梁启超与徐维则开启的,代表性著作是《西学书目表》、《东西学书目》和《译书经眼录》。《西学书目表》是梁启超于1896年刊印,搜集明末以来译述之西学书目352种;而《东西学...[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有关汉译日文图书书目的收集与整理,在国内,最早是由梁启超与徐维则开启的,代表性著作是《西学书目表》、《东西学书目》和《译书经眼录》。《西学书目表》是梁启超于1896年刊印,搜集明末以来译述之西学书目352种;而《东西学...[继续阅读]
2015年,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作者主编的《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1719—2011》(简称总书目),全书共4卷,共收录汉译日文图书书目25749种。其中,第1卷时间跨度为1719—1949年,收录书目5922种;第2卷为1949—1999年,收录书目10245种;第3卷...[继续阅读]
本书是在《总书目》出版的基础上,通过对1851—2011年间出版的 25000 余种汉译日文图书书目的梳理,运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软件系统,对这些书目所构成的学术版图,如图书的学科构成、作者及译者群体、传播范围、...[继续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本和认识日本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世纪,《山海经》一书中就有“倭”的文献记载。此后,公元1世纪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又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之说,这应该是古代中国人...[继续阅读]
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可以说是国人日本观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不仅逆转了自古以来中强日弱的不均衡关系,而且也给日后的中日关系发展带来了深远的政治及社会影响。在这场战争之前,国内舆论几乎千篇一律地认...[继续阅读]
洋务运动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由清政府部分地方实力派官僚积极推动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发轫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不断遭受外国列强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历史。一次一次的战争...[继续阅读]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结束。战争的结局,对于当时的大清帝国来说,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在历史上曾经那么迷恋中华大国,且不过是刚刚经由“明治维新”走上近代化之路的“蕞尔小邦”,不仅在战场上令大清帝国无从招...[继续阅读]
维新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囚瀛台,维新领袖中康梁等人流亡海外,谭嗣同等人则遭杀戮,加之政变后朝廷中部分支持变法的大臣或遭贬斥或受排挤,令清政府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与此同时,保守派在政府中...[继续阅读]
《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1719—2011》第1卷所留存的书目记录,最早由国人翻译的日文图书,应该是陈建生翻译的《新编理化示教》(直隶学务处,1851)与张云阁翻译的《物理学初步》(直隶学务处,1851)。[1]这可以算是近代中国汉译日文图书事...[继续阅读]
近代中国留学生的派遣,始于洋务运动。在洋务派的策划下,清政府于1872—1875年间分四次向美国派遣了包括唐绍仪、詹天佑等在内的留学生,前后共计120人。遗憾的是,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这些留学生都没有能完成学业而提前回国。尽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