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体例根据以上分组情况,本卷报告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北山佛湾石窟及保护管理、考察研究的概况,以及本卷报告的内容、体例规范与编写经过;第二章介绍第1—12号,第3-1、9-1、9-2号;第三章介绍第13—29号;第四章...[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编写体例根据以上分组情况,本卷报告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概述,主要介绍北山佛湾石窟及保护管理、考察研究的概况,以及本卷报告的内容、体例规范与编写经过;第二章介绍第1—12号,第3-1、9-1、9-2号;第三章介绍第13—29号;第四章...[继续阅读]
2005年,在《北山佛湾石窟考古报告第237—249号龛》编写完成后,课题组即将现场调查的重点转至第1—100号龛。按照分工,课题组组长黎方银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刘贤高负责现场具体指导。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的文字记录工作按照《大足石...[继续阅读]
本章介绍的第1—12号,以及第3-1、9-1、9-2号等15个编号(图13、图14),位于北山佛湾南区南段(图版Ⅰ:8)。其中,第1—3号龛及第3-1号龛等4龛开凿于南区南端尖突岩体的南向、西向壁面(图版Ⅰ:19),第4—12号龛及第9-1、9-2号等11龛开凿于独立岩...[继续阅读]
本章各编号所在岩体分布有两条软弱夹层带。第一条 始于第1号龛左侧龛沿,沿该龛顶上部,经第2号龛壁面向西发育,顺岩体折向北,止于第3号龛左沿外侧。全长约629厘米,最宽处约12厘米。第二条 始于第10号龛右沿外侧,经造像躯体,横贯...[继续阅读]
本章各编号所在岩体主要分布有三条较大的裂隙。第一条 自第9号龛上部岩体发育,纵向龛内延伸,破上沿,经龛顶,略南折,消失于主尊身躯后侧。全长约370厘米,最宽处约3厘米。第二条 始于第9号龛上部岩体,向下延展,经龛沿,止于龛顶内...[继续阅读]
单层圆拱龛(图15、图16;图版Ⅰ:23)。龛口 与第2号龛在同一开凿界面内,开凿进深38厘米。龛沿大部毁,存右沿中部及下部,宽16厘米;沿面略低于第2号龛0.4厘米,致第1号龛与第2号龛分界清晰。龛口内缘高227.5厘米,宽107厘米,至正壁深45厘米...[继续阅读]
龛内刻立像1身(图15;图版Ⅰ:23)。像高218厘米,头长48厘米,肩宽60厘米,胸厚22厘米。头戴软脚幞头,帽山、帽身及幞头左脚残。圆脸,丰颊,面略残,下颌刻须。身材魁伟,胸部厚实,双肩及上臂残。身着圆领宽袖长服,腹部及双腿间用阴刻线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