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进程之中,椅子的普及与流行是中国高坐家具成熟的标志,敦煌壁画中也描绘了不少椅子,主要分为靠背椅与扶手椅。在约定俗成的概念中,一般认为,坐具里椅和凳的最大区别在于椅有靠背,除了供人垂足坐,还可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进程之中,椅子的普及与流行是中国高坐家具成熟的标志,敦煌壁画中也描绘了不少椅子,主要分为靠背椅与扶手椅。在约定俗成的概念中,一般认为,坐具里椅和凳的最大区别在于椅有靠背,除了供人垂足坐,还可供...[继续阅读]
随着坐具的升高,承具的高度也相应得到提升,这在敦煌壁画中有所反映。比如,晚唐莫高窟第85窟窟顶东坡壁画《肉坊》[63](图5-9-1)中描绘了两件高型方案的形象。这里之所以仍称为“案”,是因为它们的四足均没有置于承面四角,而是...[继续阅读]
[1] 胡是中国古代汉人对于西北方汉人以外部族的称呼,胡人通常指北方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带有一定程度的藐视含义。[2] 见于范晔《后汉书·五行志》,其中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继续阅读]
与上述尼雅木桌具有犍陀罗风格的残件相比,在敦煌壁画中,既在坐高上能够让人实现垂足而坐,又在造型上具有汉化特征的椅子图像的数量还是有不少的。譬如,中唐莫高窟第186窟窟顶壁画《拆幢》(图6-1-2)中的扶手椅即是如此。这件扶...[继续阅读]
在佛教仪式上,有各种类型的座,如莲座、须弥座、佛座等。唐五代时期,敦煌壁画中描绘的一些座与汉代的榻较为相似,一方面其高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其造型与装饰具有了中土的特征,而成为中国化的新型家具式样,可称其为...[继续阅读]
敦煌壁画中描绘了许多案,在对它们进行诠释之前,需要对案的来龙去脉解析一番。宋代之前,古人以席地而坐为主,故承具相应也较矮,如《新唐书》载节度使的礼案“高尺有二寸,方八尺”[12],其特征是大而矮。到了宋代,不少案在高度...[继续阅读]
[1] (英)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7年版,第59页。[2] (英)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7年版,第60页。然而,由于其描述的特征明显并不适用于该书图41(即...[继续阅读]
隋唐五代这一时期的床与榻在造型上很难区分,在措辞上,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也常常将二者混用或合用。就现在的起居而言,床是用以夜间睡觉的卧具(有时也可以用来坐),而榻是提供临时性躺卧休息的(也可以用来坐)的卧具。敦煌壁画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