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 物 > 正文

古代人物


p_fazang

法藏

俗姓:康
字号:贤首
生卒:643—712
籍贯: 西域康居
简评: 华严宗三祖,华严体系实际构建者


 

生平简介

 

  法藏(643——712),字贤首,生于唐贞观十七年,俗姓康,因此也常被人称康法藏、康藏、康藏国师等。他是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人。对佛教传播来说,西域诸国的地位相当重要,有从西域来华传教的僧人,也有西域人到中国定居而成为高僧的,法藏即是其中之一。

  法藏的先人曾做过康居国丞相,从他祖父辈起迁入长安,其父亲康谧在唐王朝任左卫中郎将,他也出生在长安。

  异常可惜的是,对于这位佛教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高僧,我们却很难知道他幼年及少年时期的详细状况。只能猜测着认为,既然出生在世胄之家,法藏想必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而他对佛教的信心也多半来自于康居族人的熏陶。据文献记载,他在十六岁时就曾经到岐州法门寺的阿育王舍利塔前燃烧了一根手指作为“法供”,誓悟佛乘。次年,他离家到太白山求法,学习道家“饵术”的同时,参阅方等诸典——即包括了他终身精研的《华严经》,直到听说母亲身体不适,才中止下山。

  回京之后不久,法藏知道智俨法师在云华寺宣讲《华严经》,就到那里跟随学习。智俨法师是法藏一生中最为关键重要的老师,这段求学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那以后,法藏奠定了他日后的治学倾向。当时的长安拥有声名显赫的玄奘法师,以法相唯识学为显学,而法藏舍近求远,礼智俨为师,在译场中又因与玄奘意见不合而退出翻译工作,从这即多少可以窥见法藏当时的思想与学术志趣。

  法藏以俗家弟子的身份,与智俨相处了整整九年,智俨门下优秀者众多,其中法藏为中国华严宗体系的实际构建者,同窗义湘为新罗华严宗初祖,两个国家的华严祖师在一师门下,也是佛教史上一段佳话了。到总章元年(668),智俨自知时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敦促法藏出家,并写信给教界几位大德说:“此贤者注意于《华严》,盖无师自悟,绍隆遗法,其惟是人!幸假余光,俾沾制度。” 随后不久,法藏在那些大德的推荐下,应敕于太原寺剃度,并任该寺住持。四年以后,唐高宗降旨令京城十位名僧为法藏授具足戒——成为正式比丘僧人的标志,赐号“贤首”。初为沙门,从起步阶段开始,法藏就已经拥有了非比寻常的佛教地位,似乎昭示了他日后的光辉。

  法藏出家之后,便在太原寺讲《华严经》,这是他讲经弘法的起点。在法藏一生中,前后共讲了三十余次华严,并曾经先后为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人讲学,因此被称为“五帝门师”。他在讲学时非常注重方法,讲解玄理的时候,曾取来十面镜子,分八方安置,上下方也各安一面,让镜子面面相对,而在中间安放一尊佛像,再燃起一盏灯来照射镜面,就利用镜子中重重映照的影响来说明什么叫做“无尽缘起”。尤其有名的是他曾用殿脚的金狮子作譬喻,为武则天说明什么是六相十玄,这一段内容后来集成《金狮子章》,成为华严宗名著。

  除了讲学以外,法藏也是名重一时的译经大德,他生在汉地,又与西域有极大渊源,在语言关上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从高宗调露元年到中宗景龙四年,前后三十多年时间中,法藏都积极参与译经活动,特别是对他专一生之力的《华严经》,用心尤勤。华严汉译始于东晋,共六十卷,又称《六十华严》,法藏通过对勘梵文文本,知道晋译有阕。唐高宗仪凤四年,法藏听闻中印度的日照三藏携来许多梵本经论,其中有相当于《六十华严》的梵本,遂请其补译缺失。武则天证圣元年(695),法藏襄助实叉难陀,根据于阗梵本译出《八十卷华严》,这是华严诸种译本中卷数最多的一部,但法藏仍不满意,又与晋、唐两译对照,渐次补缺,直到圣历一年(699),新译《华严经》告成,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深得武后赏识。在《华严经》之外,法藏所协助译出的经书还有《密严》、《金光明最胜王》、《大宝积》等经。

  在译经活动中,法藏担任的角色多是“笔受”与“证义”,证义一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阐释、把握等要求极高,可见法藏以义理见长于诸僧。

  法藏与唐皇室的往来极为密切,因此在其一生之中,有过不少为国家设坛祈雨、祈雪、建立法会的记载。其中以武则天的相关记载尤盛,神功元年(697),武则天因契丹犯边,特诏法藏依经咒法配合征伐,法藏遂建立十一面观音道场,按《神咒经》行道,事毕则受优诏慰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也是法藏佛教事业推行极为顺利的助力之一,可以说,法藏是唐高宗至睿宗时,佛教教团与政府王室的桥梁。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法藏正开始阐释唐译《华严经》,刚刚讲到第一品《世主妙严品》第六行,但他已经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于是决定越次阐释第二十七品《十定品》。在讲完第“九定”后,于十一月十四日,在大荐福寺去世,圆寂前十二天,他刚刚度过自己七十岁的寿诞,僧腊四十有三。

  十一月二十四日,沙门法藏葬于神禾原华严寺南,敕谥贤首。

 

学术思想

 

  法藏的学术体系极为庞杂博大,条目繁多,如十玄门、十重观、华严三昧观等等,于此仅举三项较为基本的理论。

  一、判教
  
  判教即指对历史上佛教经论批判式的整理,为中国佛教宗派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法藏的判教为华严宗判教论的核心,即“五教十宗”。五教是对经论所做的判定,十宗是对教义内容的分类。

  (一)小乘教:指《阿含经》及小乘阿毗达摩论而言,以法藏的观点,此种教法层次最低,难以与大乘义理比肩。
  (二)大乘始教:分相始教、空始教二种,前者指《解深密经》及法相宗各种论典,后者指《般若经》及《中论》等空宗典籍。法藏认为此类义理高于小乘教而稍逊其他大乘法门。
  (三)大乘终教:《楞伽经》、《胜鬘夫人经》、《起信论》等,属如来藏缘起论。
  (四)顿教:与前面循序而进的渐教不同,指顿悟法门而言,《维摩诘经》、《思益经》等属此。
  (五)圆教:华严教法,圆融无碍。

  十宗:将五教内容再加细分,成为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十种。这十宗中,前六种是小乘教,后四种是大乘教。

  作为华严教义学中判教的补充,法藏还提出了通摄佛教大小乘,属另一类型的佛教四宗义,表列如下(资料来源:《法藏评传》):

宗  名

经  论

创 立 者

特  点

随相法执宗

《阿含》诸经,《婆沙》诸论

小乘诸师

随事执相

真空无相宗

《般若》诸经,《中》、《百》诸论

龙树、提婆

会事显理

唯识法相宗

《解深密》诸经,《瑜伽》诸论

无著、世亲

依理起事差别

如来藏缘起宗

《楞伽》诸经,《大乘起信》诸论

马鸣、坚慧

理事融通无碍

  这种判教方法不仅在当时,而且对现代佛教的判教观念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法界缘起论

  华严宗的法界无尽缘起理论是佛教缘起说理论的极致,它把宇宙分为四个层次:

名  称 阐  释
事法界 宇宙间的现象世界。
理法界 现象世界所依据的本体界,指真如法性。
理事无碍法界 真如法性与现象之交融无碍。
事事无碍法界 即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指现象与现象间相互融摄而不相妨碍,一切摄一,一摄一切。宇宙是一重重无尽,相互缘起的连锁系统,不可分割的全体。

  法藏曾用大量的,精致的语句来描述这一理论。华严宗二祖智俨曾有“十玄门”的学说用以阐述这一理论,而法藏更将其说法加以改革,而成为“新十玄门”,法藏以金狮子为譬喻,向武则天解说的正是此说。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即对事事无碍法界,完全的、相互依存的、无时空差异的宇宙之总说,其余九门是分述。
  (二)一多相容不同门:说明个体与全体的关系。一即宇宙的一真法界,多即现象界中不同的事物。一与多有差别,但互相融摄,如一只金狮子中,黄金与狮子的形象之间相互容受。
  (三)诸法相即自在门:现象与现象之间可以相互融摄,如金狮子的眼睛、耳朵、鼻子,其本质并无分别。而眼睛、鼻子、耳朵的外形则有差别相。
  (四)因陀罗网境界门:现象与现象之间有层层无尽的含摄。因陀罗网是印度神话中,在天帝宫殿里张开的一张网,上面有无数宝珠,每一颗宝珠都能映现出其他宝珠,及其他宝珠中映射的珠影。在事事无碍法界中,纷然万法如因陀罗网一般重重含摄。
  (五)微细相容安立门:极短暂的时间,极微小的物质,可以容纳极大的事物。在一毛孔之中,即有无量佛国。
  (六)秘密隐显俱成门:宇宙间的现象有显有隐,但显与隐的都是存在的现象,如金狮子在本质上是黄金,在显现上是狮子,事实上金子与狮子同时俱成,都是存在的。
  (七)诸藏纯杂具德门:自理而看事,一切现象都是纯一的。自事而看事,一切现象又是杂多的。理与事的差别由角度不同引起,并不是有本质差异,二者不相妨碍,纯与杂同时存在。
  (八)十世隔法异成门:不同时间可以相互融摄。一念之间,可以含摄过去、现在、未来等不同阶段时间。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心是为善为恶,成圣成佛的关键。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事事无碍的道理,在一切事上就能显示出来,因此,事就是理,不须事外求理。

  三、六相圆融说

  六相圆融是渊源自地论学派,为法藏详尽阐释的学说,其理论依据源出《华严经•十地品》与《十地经论》。六相是现象界的六个范畴,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如一金狮子,金狮子是总相;眼耳鼻等是别相;眼耳鼻均为金子做成,是同相;眼耳鼻外形不同,是异相;因缘和合形成狮子,是成相;因缘不和合,则不成狮子,是坏相。
  
  六个范畴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总、同、成,一组是别、异、坏。这两组概念看似相互冲突,实则相即相入,圆融无碍,是一个缘起的连锁,每一相都具足六相。

对应关系 具体释义 比  喻 总  结
总相——别相 别相指整体之部分存在,构成整体而具差别的条件要素。无别相,则总相无以成立。别相则依总相为存在。标明法界缘起的道理。 1、如金狮子为总相,则狮子之眼耳鼻为别相。

2、如屋舍为总相,则椽为别相。

总即一舍,别即诸缘,同即互不相违,异即诸缘各别,成即诸缘办果,坏即各住自法。

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现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

同相——异相 同相指构成事物整体过程中的共同要素、作用等。异相指事缘差异性存在。

此范畴强调共同构成某事物力量及作用的共同性及差异性。标明缘起相映的道理。

1、如金狮子之眼耳鼻均为金,是同相,其外形不同,是异相。

2、椽、瓦对房舍而言是别相,椽、瓦本身是对方的异相。

成相——坏相 成相即构成事物存在的作用力量。坏相指事物诸要素“各住自法”的相对稳定性。标明缘起离边的道理。 1、金成狮子则是成相,金子不形成狮子是坏相。

2、椽、瓦诸缘共同作用成舍,是成相。椽等各住自法,本不作舍,即是坏相。

  六相圆融是对十玄门的又一重解说,同样构成华严法界缘起论的内容。

 

学术著作及历史地位

 

  法藏的学术著作多数难考其具体年代,且有部分佚失,但重要著作均得以流传。其中《华严探玄记》是彰显法藏华严教义学理论建构成熟之作,另有诸多注疏,史称“贤首十疏”,包含有《梵网经疏》、《心经略疏》等。法藏著述中,《华严指归》、《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金狮子章》并称“贤首三要”。

  其一生主要撰述有:《华严发菩提心章》、《华严关脉义记》、《华严金狮子章》、《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华严经文义纲目》、《华严经义海百门》、《华严经旨归》(《华严指归》)、《华严三昧章》、《华严玄义章》、《华严经传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大乘起信论义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入楞伽心玄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新华严经略疏》(《新华严经料简》)、《华严三宝礼》、《华严赞礼》、《华严翻梵语》、《华严梵语及音义》等。

  法藏专宗华严,是唐代建构华严教义学的龙象高僧,也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最后构建者,其理论学说与智顗的天台哲学,可称是中国佛教理论之双璧。此外,宋明理学尽管整体批判佛教,但实际上通过禅学,特别是华严禅,间接受到了华严派的较大影响。华严义学中的理事圆融论成为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宋代程朱理学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气等作为哲学思考范畴。

  法藏思想对日本佛教、韩国佛教的华严宗影响均较深远,乃至日本华严学权威学者镰田茂雄曾说,东亚三国推展华严教学的比较研究中,首先是必须要将法藏的《华严五教章》视为开宗之书,并有必要详细调查比较中国宋代、日本凝然、高丽均如及以后的相关注释著作。以法藏华严教义学为理论基石的华严宗,迄今仍然活跃在日本、韩国等地区,可以说,法藏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著作选读

  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狮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谓狮子相虚,唯是真金。狮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狮子情有,名为遍计。狮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坏,故号圆成。
  谓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谓正见狮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狮子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

——《华严金狮子章》

  金与狮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若狮子眼收狮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狮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金与狮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狮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狮子尽。一一遍狮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若看狮子,唯狮子无金,即狮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狮子,即金显狮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金与狮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狮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处狮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狮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狮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尤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说此狮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障真性;理事合论,况阿赖耶,令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狮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金与狮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理说事,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华严金狮子章》

  初中问曰:云何名为发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论有三种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众生故。依此三心各曲开十门。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一者广大心,谓誓愿观一切法悉如如故;二者甚深心,谓誓愿观真如要尽源底故;三者方便心,谓推求简择趣真方便故;四者坚固心,谓设逢极苦乐受此观心不舍离故;五者无间心,谓观此真如理尽未来际不觉其久故;六者折伏心,谓若失念烦恼暂起,即觉察折伏令尽使观心相续故;七者善巧心,谓观真理不碍随事巧修万行故;八者不二心,谓随事万行与一味真理融无二故;九者无碍心,谓理事既全融不二,还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十者圆明心,谓顿观法界全一全多同时显现无障无碍故。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广大心,谓于遍法界一切行门誓当修习学故;二者修行心,谓于此无边行海对缘修造故;三者究竟心,谓凡所修学要当成就乃至菩提故;四者忍苦心,谓能忍大苦修诸难行不以为难故;五者无厌足心,谓顿修多行情无厌足故;六者无疲倦心,谓于一一难行多时勇悍无疲倦故;七者常心,谓于一一行各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恒不断故;八者不求果报心,谓修此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九者欢喜心,谓凡修诸行称本求心皆大欢喜故;十者不颠倒心,谓凡所修行皆离二乘俱绝三轮故。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广大心,谓于一切众生皆立誓愿,将度脱故;二者最胜心,谓度彼要当得佛果故;三者巧方便心,谓求度众生巧方便法要当成熟故;四者忍苦心,谓堪忍代彼一切众生受大苦故;五者无厌足心,谓于一一难化众生化以无量方便无厌足故;六者无疲倦心,谓化难化众生设于无量劫荷负众生苦不以为劳故;七者常心,谓于一一众生尽未来际念念无间不休息故;八者不求恩报心,谓于诸众生作此广大饶益终不希望毛端恩报故;九者欢喜心,谓令众生得安乐时,通令得转轮王乐释梵天王乃至二乘及大涅槃等乐故;十者不颠倒心,谓不见能化及所化故。

——《华严发菩提心章》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二别显中有三对六不。然有三释:一就位释,二就法释,三就观行释。初就位释者,一不生不灭,在道前凡位,谓诸凡夫死此生彼,流转长劫,是生灭位。真空离此,故云不生不灭也。二不垢不净者,在道中菩萨等位,谓诸菩萨障染未尽净行已修,名垢净位,真空离此,故名不垢不净。三不增不减者,在道后佛果位中,生死惑障昔未尽,而今尽是减也,修生万德昔未圆,而今圆是增也。真空离此,故云不增不减。又佛性论中,立三种佛性:一道前名自性住佛性,二道中名引出佛性,三道后名至得果佛性。佛性唯一,就位分三,今真空无异,亦就位分异。又法界无差别论中,初名染位,次名染净位,后名纯净位,皆同此也。二就法释者,谓此真空虽即色等,然色从缘起,真空不生色,从缘谢,真空不灭,又随流不染,出障非净,又障尽非减,德满不增。此生灭等是有为法相,翻此以显真空之相,故云空相也。三就观行释者,谓于三性立三无性观,一于遍计所执性作无相观,谓彼即空无可生灭;二于依他起性作无生观,谓依他染净从缘无性;三于圆成实性作无性观,谓前二不有而非减,观智照现而不增。又在缠出障性无增减,又妄法无生灭,缘起非染净,真空无增减,以此三无性显彼真空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