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喀喇沁王府内创设“毓正女学堂”,聘日人河原操子任堂长兼音乐教习,每周计有音乐课2节。——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74页;又,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226页...[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蒙古喀喇沁王府内创设“毓正女学堂”,聘日人河原操子任堂长兼音乐教习,每周计有音乐课2节。——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74页;又,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226页...[继续阅读]
圣玛丽亚女校增设琴科。该校系1881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上海创办,亦名“圣玛利亚女书院”。修业年限初定八年。当时学校仅有钢琴1架,风琴2架。1903年增设琴科,由梅锡姑女士(MissM.S.Mitchell)负责,此后设备和学生数逐年增加,选学...[继续阅读]
袁世凯奉慈禧太后令,在天津开办了一所类似军乐学校的训练机构,共办三期,每期训练80人。另有一个旗人乐队,约50人,经过训练的乐手毕业后分配至当时陆军的一、二、三、四、五、六各镇服务。每逢新年,这六个单位的军乐队还要集...[继续阅读]
1月13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由清廷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定之《奏定学堂章程》颁布施行。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亦称“癸卯学制”。该章程包括一系列有关清朝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目标、课程设置...[继续阅读]
沈心工创办的“乐歌讲习会”在上海务本女塾开课。据本月19日《警钟日报》载:“前日为城内速成乐歌讲习会第一次开会之期,假务本女塾讲堂为会所。到者共50人。上午九点钟开会,由讲员沈叔逵君宣讲风琴音韵,并列中西两种音韵于...[继续阅读]
曾志忞编著《教育唱歌集》一书由东京教科书辑译社出版。曾氏在歌集卷首《告诗人》中指出:“欧美小学歌曲的歌词比教科书通俗易懂,而日本也进行了歌曲改革,歌词大多使用俗语,孩子们既容易学会,又觉得有趣。而今我国的所谓学...[继续阅读]
沈心工著《学校唱歌集》第1集出版问世。该歌集至1906年共出版三集,所收歌曲主要是作者根据日本及欧美歌曲填词的学堂乐歌,歌词大多以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宣传爱国民主和科学精神为内容。书中还附有乐理摘要、风琴使用法等...[继续阅读]
曾志忞在《新民丛报》上发表《音乐教育论》一文。全文分:绪言、音乐之定义、音乐之功用、音乐之实修、音乐之于诗歌五部分,全面论述了有关中国音乐得失之源和解决途径。此为中国近代最早一篇有关音乐教育的专论。——曾志...[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