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俄协约国处心积虑地想瓜分土耳其是由来已久的,还在大战进行之际的1915年3月,英、法、俄三国关于伊斯坦布尔和海峡的归属问题,即以秘密协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该协定的主要条款有:①俄国有权兼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英、法、俄协约国处心积虑地想瓜分土耳其是由来已久的,还在大战进行之际的1915年3月,英、法、俄三国关于伊斯坦布尔和海峡的归属问题,即以秘密协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该协定的主要条款有:①俄国有权兼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继续阅读]
意大利在大战初期没有参加协约国,它对近东并没有表现出积极性,对反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还有些顾虑,甚至没有参加协约国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协约国的英、法认为,只有用占据一定领土的钓饵,才能引动它来参加协约国方面。所以...[继续阅读]
一系列的秘密协定中,以1916年4月英、法、俄所订的 《赛克斯—皮科协定》影响最大。该协定除将早已许诺给俄国的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加以明确外,还答应将特拉布松、凡湖和比特利斯等省以及库尔德地区也分配给俄国。对法国,允许...[继续阅读]
大战中,协约国多次进行瓜分土耳其的密谋,而亚美尼亚人和阿拉伯人则倡乱于国内,使大战后期的土军在高加索战线上和叙利亚战线上遭到袭击和破坏,加速了奥斯曼军队的崩溃。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汉志大教长侯赛因于1914年与英...[继续阅读]
土耳其自签订《摩德洛司停战协定》之后,已处于战败求和、听候协约国处置的地位。于是,英、法两国军舰开入海峡,占领首都。占领军司令俨然是奥斯曼帝国的太上皇,而苏丹瓦希代丁 (穆罕默德六世) 甘当傀儡,事事仰英人鼻息,“除...[继续阅读]
自20世纪初年以来,土耳其人民经受了的黎波里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苦难,在国力还未得恢复之际又被拖入为期四年的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筋疲力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上层人士在战败投降后,精神颓废,意志消沉,不愿再去斗争以...[继续阅读]
《摩德洛司停战协定》 签订后,大部分土军被缴械遣散,海军舰艇完全为协约国收缴,海峡及马尔马拉海两岸炮台一律拆毁,《色佛尔和约》 限制土耳其陆军不得超过5万人。然而,在安纳托利亚境内还存在着两个军事检阅使署。设在科尼...[继续阅读]
《摩德洛司停战协定》 签订以后,土耳其人民面对危急的局势,群起奔走,寻求救国之道,纷纷建立起一些团体。在色雷斯的土耳其人组织了 “色雷斯和土耳其欧洲部分协会”,以对抗分裂分子依靠英、法力量分裂色雷斯的阴谋。东部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