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州历史文化 > 列表
通州历史文化 共有 1432 个词条内容

臭沟头与板桥头

    金沙虹南街中段,市河南岸,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道通向市河。因清末蒋小崧于河道南段填河建造“典当栈房”,致使河道堵塞,水流不通,渐成死沟。而在临市河处,有多家出售内河鱼虾和海鲜的八鲜行,且又有猪栏肉案数所,污水纵横,臭...[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青墩头

    青墩头位于现金沙镇新三园村的东北地段和杨港交界处。据说早在唐代末年,这里还是一片海滩,内地的百姓常从这个地方下海捕鱼拾贝。虽然潮涨潮落比较定时,但有时掌握不准,一旦涨潮,下海的人来不及上岸,就有可能被海潮卷走。...[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五龙村

    五龙村位于金沙镇西北郊,现属金北村。金北村由原金西乡、金同乡的9 个村合并而成。其中金同乡4个村,原名桂木桥村,解放初改称五龙村,系以烈士的名字命名。1945年日军投降后,金沙地区第一次解放。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颁布了《...[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三、长住主要人群的来源及迁徙情况

    金沙,原处于江口海域,系在南北朝梁代前期(502-530)涨出的一块沙洲,称“南布洲”。隋代,这一带还是“燕雀巢林木,千里无人烟”的地方。在天祐年间(904—907)南布洲与胡逗洲涨接,统称胡逗洲,其后又与大陆涨接。北宋《太平寰宇记》...[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墩塘村

    墩塘村,位于金沙北金掘公路十八总段以西、“范公堤”南侧,现属金沙镇金北村。原为金中乡九大队,20 世纪80年代,更名为墩塘村。取此名称的依据是,这个村很早就有一个高墩和一个大水塘。“范公堤”又称“皇岸”。当地群众中...[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讨饭村

    金沙镇东市稍往东约半华里,在十三总和十四总之间,有座“七步两扇(顶)桥”。桥北有个村落,新中国成立前三四十户人家,就有72 根讨饭棒。人们习惯称这里为讨饭村,远近闻名。解放初,这个村被命名为金中乡“双桥村”。多数人家虽...[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新三园

    清朝末年,苏州虎丘人邱新三携家人到金沙镇北老人坝北侧住下。邱新三祖先一向以栽种蔬菜为业,因而他一到金沙后就垦荒种菜。后来浙江慈溪的冯氏、姚氏也相继来到了老人坝以种菜谋生。由于这片菜园最早是由邱新三开垦种植的...[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龙潭

    《两淮通州金沙场志》载:“大龙潭在场东北,黑鹿灶西南,前明潮溢堤破,海水冲击而成”。“小龙潭在场东北,堤南。”大小龙潭原属金沙场,大龙潭现属十总镇。小龙潭在杨港西、范堤南侧,今属金沙镇龙潭村。相传小龙潭一带,在北宋...[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教场河

    教场河,实际上是个约有400 多年历史的大池塘,位于金沙北山左侧,现属北山社区。相传明代,在范公堤外常年屯兵,防倭御匪。后来海岸线东移,屯兵的地点从堤外移到金沙市内。里人在北土山东南开挖了一个大塘,面积约40 多亩,因在操...[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

盐灶

    唐开元十年(722),胡逗洲设盐官时,金沙己是一处盐场。胡逗洲于后周显德五年(958)称通州。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设利丰监于通州,金沙场即为所属七盐场之一,始设盐官管理盐务。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设盐课司,管理盐务和赋税,兼...[继续阅读]

通州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