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新朝廷处事如此雷厉风行,这与“垂衣拱手”(《明宪宗实录》卷293)的明宪宗朱见深治政风格似乎很不相称,换言之,性格“宽仁”“迟缓”又“惟古训成宪是式”(《明宪宗实录》卷1)的新皇帝为何会在父皇大丧...[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问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新朝廷处事如此雷厉风行,这与“垂衣拱手”(《明宪宗实录》卷293)的明宪宗朱见深治政风格似乎很不相称,换言之,性格“宽仁”“迟缓”又“惟古训成宪是式”(《明宪宗实录》卷1)的新皇帝为何会在父皇大丧...[继续阅读]
李贤,字原德,河南邓州(今河南邓县)人,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大帅哥。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家境不太富裕的缘故吧(正史未载),李贤入学读书很晚,直到18岁时才有那么个机会。(【明】徐纮:《明名臣琬琰续录·少...[继续阅读]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复辟皇帝登基的第二年三月即天顺二年(1458)三月,朝廷令吏部、礼部会同翰林院拟定的皇太子朱见深出阁读书侍班讲读官班子就是李贤领衔,当时规定:“侍班官则吏部尚书兼学士李贤日侍不更,太常寺少卿兼学...[继续阅读]
新天子显现出这般胸襟,大有乃叔景泰帝朱祁钰当年“中兴”大明的姿态,一时间朝廷内外闻之欣喜,言路敞开。20天后的天顺八年(1464)二月十三日,即将原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同知门达贬为贵州都匀卫带俸都指挥佥事而最终又将其谪戍...[继续阅读]
天顺八年(1464)三月初四日,明宪宗接到金绅上书的当日就答复:进谏八事中的前三件事,他本人便可处理了,而其他几件事情因为涉及相关的朝廷衙门,遂命兵部等衙门的官员好好讨论一番,拿出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来。10天后的三月丁卯日...[继续阅读]
经筵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里为帝王学习治国平天下而专门开设御前讲席的一整套教育体系。早在西汉时就曾有儒臣为汉宣帝讲学石渠阁的历史先例。唐玄宗时设置集贤院,令耆儒日讲经史。宋朝开始正式有了“经筵”,形成了每年春二...[继续阅读]
不过有一点大致可以肯定,那就是刻板甚至可以说是僵化的帝国顶级教育,给18岁的新天子所带来的实际感受,想必是很不轻松和很不舒服的。但令人欣慰的是,即位之初的明宪宗默默地接受了,且将该项具有绝对形式意义的活动给坚持了...[继续阅读]
毛弘,字士广,鄞人即今天浙江宁波人,明英宗复辟初期进士,天顺六年(1462)被朝廷授予刑科给事中。我们在以前的书中讲过,六科给事中虽然官小,但位居言路与监察,责任重大,风险也大,特别是向皇帝进谏,要是一不留意说错了或碰上气度...[继续阅读]
成化之初拨乱反正是由追究“王纶钱溥交通案”、顺藤摸瓜贬黜门达而逐渐引发出来的。天顺中后期,由于猜忌重重,唯恐廷臣结党朋比,明英宗特别倚重锦衣卫,大行告讦政治,遂致朝廷上下冤案迭出,人心惶惶。而成化帝一上台便召回...[继续阅读]
明宪宗的这般表述传开后,有人看到扭转历史、正本清源的机会来了。成化元年(1465)二月己丑日,大致是新皇帝登极后的一周年,监察御史赵敔上疏说:“张鹏、杨瑄等在天顺元年(1457)为石亨构陷者,俱蒙恩例得复职,而郎中吴节等因他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