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是以茶树为主要物种,根据生态学理论,应用生态系统设计原理,综合运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将茶园中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科学构建和管理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生态系统,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量持续稳定、产品安全优质的茶园。
一、茶园选址
生态茶园选址要达到生态茶园灌溉水质量要求、土壤质量要求、空气质量要求。选择生态适宜区域,灌溉水质优良,气候和光热条件适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丘陵或山坡(坡度25°以下),水土保持良好,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宜在1.5%以上,呈弱酸性(pH值4.5~6.5)。远离城镇、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
二、规划开垦
根据茶园所处地形地势、土壤、水文等条件,划分生产区、游览观赏区、隔离区、防护区、灌溉功能区,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1.边界设立。茶园与周边山林、农田等非茶地块的交界处设置隔离带。茶园四周特别是上风口可保留或种植林木植被作为隔离带。
2.植被保留。合理保护和保留茶园原有林木植被和特殊的地貌遗迹,在茶园主要道路、沟渠边种植行道树。
3.道路设施。根据茶园地形规划主干道、次干道和田间工作道;坡地茶园道路按照Z形或S形绕山开筑;茶园主干道与园外道路连接,茶园支路与主干道相连,茶行地块间、茶行与支路间设置步道;有条件可配置轨道运输线。
4.水利设施。维护茶园原有水系,山坳及主要道路内侧修建蓄排水沟渠;根据茶园地形、地势,因地制宜设置蓄水池,一般每公顷建造1~2个,容量以10~50立方米为宜。蓄水池可结合建立沤肥功能,有条件可结合安装喷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系统。
5.设施配套。根据茶园规模,配套工具房、加工用房、鲜叶收青摊晾区等。所有基础设施的规划应优先考虑实际生产加工的需要,同时兼顾美观。
6.茶园开垦。清除荒地上的大树、大石块及其他障碍物。对坡度15°以上的坡地,需要修筑水平梯田,梯面宽1.2米左右,坡度过大的可采用顺坡生态种植,简单等高开挖0.3~0.5米的种植行即可。注意避开雨季进行茶园开垦,减少水土流失。
作者 丨 广西苍梧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黎秩群 招敏萍 龙胜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