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红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4-12-09

为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助薯农增产增收,下面介绍红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供参考。

一、深耕

深耕是红薯高产的基础,不但能提高抗旱性和保肥性,使红薯均衡生长,还能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做法:用踏犁踏耕地,深耕土壤35~40厘米,然后整地,待起垄。

二、混合施肥

1.基肥。在整地起垄时,每亩地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与钙镁磷肥50~100公斤,均匀搅拌混合后施用。

2.催薯肥。催薯肥以钾肥为主。在定植80~90天后施用,可选用硫酸钾肥,能有效提高叶片质量,增强茎叶活力,提高光合作用,有效促进薯块快速膨大。每亩地施用硫酸钾量为15~25公斤。兑水施用或在施肥后淋一次水,以促进肥效最大化利用。

三、早插

早插是延长红薯生长期的有效途径。高寒山区,通过改变传统育苗方式,采用双膜覆盖育苗或异地育苗,达到早插的目的。早插能提高红薯生长期的有效积温,从而提高红薯的产量,桂北地区一般在5月20日左右插苗。

四、平插、斜插和直插

采用平插法,特点为结薯数量多,品质优,红薯单个重50~200克,产量高,商品价格高。

采用斜插法,薯苗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薯苗以45度斜插入土节位3~4个,出土节位2~3个,单株结薯3~8个,红薯单个重100~250克,品质良好,商品价格较高。

采用传统直插法,种苗的4~5个节,2个节露出地面,2~3个节埋入土中,种苗与地面成90度左右插下,结薯少,单个重200~1500克,并且粗纤维较多,品质差,价格便宜。

五、打顶

在红薯苗期打顶,可控制主茎长度和长势,侧芽萌发多、生长快,新叶发生得多,光合作用面积增大,光能利用率提高,有利于养分的运转、贮藏和积累。

在红薯栽插后主茎苗长10~12个节时,将主茎顶端摘除,促进分枝发生;待分枝长10~12个节时,又把分枝顶端摘除。一般摘顶只要进行两次即可,早插和迟插的红薯都可以进行。打顶是培育壮蔓和壮叶的重要途径,不但能提高光合产物,控制徒长,还能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

六、栽植密度

根据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地力瘦的宜密植。地力肥,长蔓品种每亩栽3000~3500株;地力瘦,短蔓品种每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按照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栽培红薯,每亩优质红薯产量为2000~3000公斤。

作者 | 广西灌阳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陆 超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