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蚌埠市的一处现代化能源项目现场,一场与众不同的“魔法表演”正在上演。废弃的秸秆、畜禽粪污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垃圾,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宝贵的绿色资源。
走进万豪能源生物天然气项目的总控室,技术人员轻轻一按,皮带输送机便开始了它的工作,将一堆堆原材料送入水解池。在这个巨大的“魔法罐”里,秸秆和畜禽粪污经过混合搅拌,仿佛被施加了魔法,不一会儿,生物天然气、液态二氧化碳等绿色能源便源源不断地被“吐出”。
“这一切的奥秘,都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撬装天然气液化装备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完美结合。”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张留瑜介绍。
那么,将秸秆等废弃物“吃干榨尽”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张留瑜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原来,传统的生物质厌氧发酵技术温度只能维持在40多度,而高温厌氧发酵技术,却能将发酵温度提升至50多度。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大加速了有机废弃物的分解速度,还显著提高了对寄生虫卵的杀灭率,使得单位容积的产气速率大幅提升。
“你可以把高温发酵想象成发酵罐里的高温厌氧甲烷菌‘发烧’了,”张留瑜形象地比喻道,“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微生物的活性也越来越强,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
为了维持这一高温环境,项目团队还巧妙地利用了太阳能及热泵热能耦合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回收装置运行中的余热,项目不仅实现了高温厌氧发酵所需能耗的大幅降低,还成功避免了额外能源的消耗,真正做到了节能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原材料适应性极广。除了畜禽粪污外,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各类陈旧秸秆都能在这里找到用武之地。这些原本被视作废物的材料,在科技的“魔法”作用下,纷纷变身为宝贵的资源。
然而,项目的创新之处并不仅仅停留在发酵阶段。传统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往往只关注沼气的回收和利用,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而蚌埠市建成的这座生物天然气液化及碳捕集项目,则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工序,如增压、提纯、深度脱水和深冷降温等,成功生产出了液化生物天然气、液态二氧化碳以及绿色有机肥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其中,液态二氧化碳作为二氧化碳“捕集”后的产物,其用途之广泛令人惊叹。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冷链物流、农产品保鲜等领域,还能在农业大棚中发挥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更令人惊喜的是,液态二氧化碳在油田驱油增产方面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废弃物与污染物的“零排放”。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成功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为探索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崭新的路径、技术以及模式,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审核:新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