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岳麓山下的“湖南芯”
2024-11-26

在广袤的农田中,种子是丰收的起点,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在湖南长沙,有个名为岳麓山实验室的科研机构正致力于为民族种业锻造“湖南芯”。

岳麓山实验室以种业创新为核心,汇聚了众多顶尖的农业科技人才。实验室以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为引领,辅以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智慧,整合了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39个高级别科研平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科研阵容,这里不仅是科研的殿堂,更是种业创新的摇篮。

今年9月,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成为首个入驻该实验室的团队。在实验室的先进设施支持下,他们正积极探索新的育种技术。重离子诱变技术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这项技术由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赵炳然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发,能够快速稳定地获得改良品种,为生物定向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培育的“臻两优8612”水稻品种,在江西、湖南等地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即便在异常高温的条件下,该品种依然表现出色,不仅实现了丰产,还成为全球首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低镉水稻品种。

然而,岳麓山实验室的科研范围并不局限于水稻。目前,实验室已有230个团队、2000余名科研工作者投身于田野之中,他们在水稻、辣椒、油茶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在辣椒研究方面,实验室建成了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辣椒院士”邹学校带领团队保存了丰富的辣椒种质资源,深耕辣椒育种方向。当前,随着气候变化,我国的辣椒种植区域正在向西、向北转移,这带来了一系列技术挑战,如全程机械化和耐盐碱等问题。而岳麓山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正依托其先进的实验条件和设备,努力选育适合广泛推广的辣椒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高产量、好口感辣椒的需求。

岳麓山实验室围绕国家需求、湖南优势和未来趋势,建设了基础科学研究部、种源创新研究部等四大功能研究部,以及种质资源库、生态模拟育种与表型鉴定平台等八大公共创新平台。此外,还设立了水稻、蔬菜、油菜等15大品种创制中心,不断在技术攻关上实现新突破。这里正以其深厚的科研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审核: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