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河北省知行青少年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石家庄沐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走进科普基地 农业科研初体验”主题系列科普研学活动。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科普志愿团队马春红研究员介绍了科普基地及农业科普活动的内容;科普老师作《识小麦》的精彩报告;科普老师讲解了玉米的起源、分类、用途及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等相关知识;播放了团队制作的科普微视频《多姿多彩的玉米》《小麦的一生》及科普动画片《隐形的杀手-玉米赤霉烯酮》。
种质资源墙展示各类农作物、蔬菜、植物种子标本,活动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身感受植物的魅力。
活动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同学们和家长还参观了河北省植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在温室观摩了小麦一年五代快速繁育技术,并体验了玉米、小麦考种的过程。实践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也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安全意识的普及。
此次活动采用线下参与及线上直播模式,来自18所学校的学生参与,吸引了760余人参加,为公众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科普盛宴。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作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科普形式,切实提高科普服务水平,加强提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共同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良好科学素质的青少年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