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修《怀庆府志》提要

清康熙年修《怀庆府志》十八卷,共10册,刘维世修,萧瑞 苞、乔腾凤纂。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刻本。板框大小为22 厘米×15.5厘米,页10行,行24字,小字双行。左右双边,花 口,单鱼尾。线装。
刘维世,字静寰,奉天籍海州人,廪贡,时任怀庆知府。
萧瑞苞,宇季常,又字叔方,河内(今沁阳)人。康熙间贡生, 官至渐川教谕。
乔腾凤,字遥集,孟县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 清入关后不仕,居家讲学,杜门著书,但多未刊。康熙三十四年 (1695年)主修《孟县志》十二卷。
书口刻有书名、卷次、页码。有图11幅,分别为怀府图、河 内县图、济源县图、修武县图、武陟县图、孟县图、济渎图、王 屋山图、广济河开山鉴洞图、丹河水利图、卫地室壁分野图。惜 未注明绘图者。卷首有牌行、刘序、姓氏、目录。后无跋。
怀庆,战国属魏,汉曰河内郡,后魏置怀府,元改为怀庆路, 明又设怀庆府,清因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怀庆府所辖地历 史悠久,曾有司马懿、竹林七贤、韩愈、李商隐、郭熙、张渭、朱 载堉等历史名人,陈氏太极拳、四大怀药、怀梆戏、愚公移山等都 出现在此域。怀庆府为今河南省焦作市。
怀庆府的古志远至北宋的《(怀州)图经》,书久佚。明代修 志4种:据《文渊阁藏书目录》与《四明天一阁藏书目录》均著 录《怀庆府志》1种,仅曰有若干册;明弘治间有府志稿本1种, 已佚;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周举修、何瑭纂《怀庆府志》 十二卷;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孟重修、刘泾和娄枢纂《怀 庆府志》十三卷。清代修志4种:顺治十七年(1660年),彭清典修、萧家芝纂《怀 庆府志》十四卷;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刘维世修、萧瑞苞和乔腾凤纂《怀庆府 志》十八卷;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唐侍陛修、洪亮吉等纂《怀庆府志》三十二 卷,首一卷图,经一卷。此志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中之善本,流传很广。另有雍正九年 (1731年)祁瑛修、贾宗舒纂《覃怀志》十八卷,现存不全。
康熙年修《怀庆府志》目录为:卷一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形势;卷二四赋、户 口、盐引、物产、乡镇、风俗;卷三山川、河渠、关津、桥梁、古迹;卷四城池、公 署、学校、祀典、储恤、帝后、爵封、戚畹;卷五秩官、宦绩附名宦;卷六科贡、征 辟、封荫、武备;卷七人物附乡贤;卷八忠节、隐逸、孝义、列女、流寓、方伎、附 录;卷九古事;卷十仙释、寺观、陵墓、杂志;卷十一至十八艺文。共十一门,领目 若干。
关于康熙年修《怀庆府志》,刘永之、耿瑞玲评介道:“观书之内容,古迹、河渠 搜罗较全,载记亦详。灾祥自周止于康熙三十四年,以朝代分条序列,较完备,纯为 自然界之各种现象;古事,自夏至顺治改元,全是战事及农民起义及反抗的记载,二 者互相参照,俨然一篇大事记。田赋诸额清晰,前序及后附诸文,说明了自明以来的 赋役变化。艺文占全书比例最大,几达一半,按文体分类,各类汇集较富,其中碑记 类记载详细,犹如考古,对保留一方之文献,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中有关人物传记, 大部分是抄录史书,似嫌多余。其重复转抄,徒占篇幅,意义不大。职官一门,草率 简陋,不载任职年月,且姓名满篇罗列,令人不摸头绪。”(见《河南地方志提要》河 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20页)
主修出于此地“伟人辈出,郁有奇丽之观,雅多金石之作”,“恐漏万而挂一”之 目的,搜集保存了大量自唐以来的碑记,共50篇。唐代以来主要有:达奚 《游济渎 记》、孤独及《故怀州刺史太子少傅杨公遗爱记》,杜鸿渐《百家 记》,郝经《殷烈祖 庙碑》,司马光《四令祠堂记》、黄庭坚《河阳扬清亭记》、张耒《司马温公记》;明代 以来主要有李濂《游龙潭记》《游盘谷记》《游济渎池》《王屋山记》《百家记》, 薛所蕴《销水阁记》。另有主修刘维世、纂修乔腾凤等所撰的碑记。
碑记既有名家如司马光、黄庭坚等所撰,也有普通文人所撰。特别一提的是李濂 《游盘谷记》,上推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事,对盘谷的地貌、历史进行了详细的 梳理。对理解韩文“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 者之所盘旋’”,有较大的帮助。而其《王屋山记》对王屋山的建筑、风貌、有集中的 描述,是后人研究道家的历史以及愚公移山的传说不可或缺的资料。
尽管康熙年修和梁启超所赞的乾隆年修《怀庆府志》相比,有所逊色,但毕竟要 比其早近百年。其考据、搜集、记事、保存之功,自有定论;其成就应该说,达到了 主修刘维世在序中所言的“志之作述以招来,所以寓褒贬而招劝惩”之目的。



更多同类【珍贵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