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重修襄垣县志》提要

清乾隆年《重修襄垣县志》八卷,共10册,李廷芳修,徐珏、 陈于廷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刻本。板框大小为19厘米×14 厘米,页10行,行21字,小字双行。花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 线装。
李廷芳,字彤华,号鹤亭,四川长寿人。乾隆进士。原属江苏松 江府川沙同知,实授赣榆知县,四十四年(1779年)调任襄垣知县。徐 珏,江西南丰人,乾隆进士,曾任汾阳知县。
陈于廷,四川长寿人。廪生。
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之北。东以仙 堂山、黄岩山与黎城分界;西以石磴山和沁县相连;南以五阳山、麓 占山、磨盘山、五赞山分别与潞城、长治市、屯留接壤;北和武乡为 邻。襄垣因公元前455年赵襄子筑城于此得名。西汉置县,历代未 改。
历史上,《襄垣县志》共修志九次。首纂于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 六年间(1421年—1441年),纂者佚名。志佚,仅《文渊阁书目》卷二 十“新志”著录,成化《山西通志》有引。第二次纂于明嘉靖二十四 年(1545年),由刘龙纂。稿佚,仅民国《襄垣县志》存嘉靖四十四年 贾天爵序中引著。第三次纂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萧守身 修,郝良臣纂。志佚,仅民国《襄垣县志》存郝良臣、贾天爵二序。 第四次纂于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由李贵和修,姚九功纂。 志佚,仅民国《襄垣县志》存姚九功序。第五次纂于明万历四十四年 (1616年),由王立爱纂修,全志八卷。第六次纂于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由袁良修,杨彬、刘濂纂修《重修襄垣县志》十卷(康熙五 十年增刻),现藏国家图书馆。第七次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 修的《襄垣县志》,记事止于乾隆四十七年,即藏于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这部。此后 清光绪六年(1880年),李汝霖等人在《重修襄垣县志》的基础上,修纂《襄垣县续志》 二卷。民国十七年(1928年),严用琛、鲁宗藩修,王维新、连写敬等再纂《襄垣县志》 八卷。
乾隆年《重修襄垣县志》,分舆图、星野、疆域、沿革、建置、职官、学校、礼 乐、风俗、古迹、赋税、恩赐、选举、人物、列女、艺文十六门九十四目。卷前有 “文渊阁校理翰林院编修提督山西全省学政加五级武进刘种之”、“山西按察使司按察 使加三级钱塘费淳”、“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湖南学政今山西三立书院院长通家生卢文 绍”等三人撰写序言,并收有郝良臣、姚九功、贾天爵、宋如辰、袁良等前任修志之 人所写序言。卷首有山川、城池、县署、文庙、关帝、城隍、刘文安公祠、四乡等图, 并绘有宝峰晴雪、狮山晚照、凉楼盛观、漳江春渡、市桥怀故、韩山独秀、仙堂旧隐、 甘泉漱玉等襄垣八景图,另附有诗文。
该志在前志的基础上重新修纂,内容包含着此前历次修志的内容而又有所增加。 其中,如补驿目记亭驿,古铜 治,汉更名为 亭,今祖其名为驿,此驿者会通衢, 南达中州,北入云中;城垒目记宁城,传赵襄子筑; 祈宫,春秋时壮观宏丽今只留 堆阜连绵;又记安民、石勒、临川、临漳诸古城。寺观目有铜 关帝庙,在 亭镇北 塞沟村,像坐下有七窑,时间有风。杂志目记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所委官吏赵浩栗 事,又收徐珏《阴山考辨》文。而关于襄垣县的历史沿革,该志书更是博览众家后作 了这样的详尽记载:“战国初,襄垣属韩,故号古韩,后属赵,赵襄子筑城甘水之北, 得名襄垣,秦始置襄垣县,后周为韩州,隋大业初 州以县属上党。”“唐武德初,许 水北侵,筑韩州外城于甘水之南,金天会问知县韩后增筑水南外城即今城也。”尤为一 提的是,风俗目记载,“襄垣颇好礼仪,读书继世恒不忍有歇绝。女子尤勤劳,自食 糟糠而纺织不辍,每当夜分不寐。闺门严肃,但届收获则男妇毕出,竟 叶为御冬之 计。至于地出必先急正供。”
该志在体例卷帙上对旧志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内容上该志书多增补旧志所遗,订 旧志之误。其中,如山川目增小河、都水等四水。旧志食货徒有户口赋役,而不载积 贮监课,作者认为“夫积贮,生民之命也,监课朝廷度之所出也,不详志之,吏胥得 以上下其手而官民具困。”所以此志户口赋役目中补充了常平仓、社仓、义仓各仓原 额、溢额舆监引征课等内容。如:“常平仓存贮原额谷一万三千石,存溢额谷两千五 百九十石一斗三升。社仓存贮原额谷三千三百八十八石,存溢额谷三千八石七斗九升。 义仓存贮原额谷二千五十一石八斗六升,存溢额谷八百四十六石九斗七升。”旧志人物 目所记载的慕容志士剜心,石勒屠戮等内容一概删去,按正史补正。
同时,该志对旧志中艺文门的冗杂部分进行了大量删节,并谨慎收录现今新人之 作,力避粗滥。诚如作者所言:“第一册袁令自序而外,前序后跋又七八篇,诗中数 人唱和不下数十首,皆不过铺张扬万无关劝诫,今特为删节,非敢追骏前贤妄指瑕类 也,今新人亦慎加采择。”
该志除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藏外,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师 范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亦有藏。



更多同类【珍贵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