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卓民离开华中大学,在汉口乘英国怡和洋行“公和”号轮船去上海避难。柯约翰在《华中大学》中记录如下:“5月初,反对韦卓民先生的声浪甚嚣尘上,以致韦先生的朋友们认为他的生命已受到威胁。很多学生被告知,韦先生热衷于以...[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韦卓民离开华中大学,在汉口乘英国怡和洋行“公和”号轮船去上海避难。柯约翰在《华中大学》中记录如下:“5月初,反对韦卓民先生的声浪甚嚣尘上,以致韦先生的朋友们认为他的生命已受到威胁。很多学生被告知,韦先生热衷于以...[继续阅读]
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师从著名哲学家霍布豪斯(Hobhouse),专攻西洋哲学史、比较伦理学。“在英国留学两年,在伦敦大学规章许可之内,用了大半年时间赴法国巴黎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听讲。”【韦卓民:《武昌文华书院及其后身华中大...[继续阅读]
出席基督教世界运动耶路撒冷大会。1928年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孔门伦理》。{{条目名称,59,0,2,320,3946,536,4054},{条目释文,59,0,15,644,3946,2156,4054}}...[继续阅读]
重新筹建华中大学的英国循道会、伦敦会,美国的复初会、雅礼会和圣公会5个差会的代表在武昌孟良佐主教住所开会,商讨华中大学重新开学的有关事宜。会议决定如下:(1)以孟良佐主教为首的执行委员会制定详细的计划,为1929年9月华...[继续阅读]
在5个差会的代表商议选举华中大学的校长及校址问题的会议上,孟良佐主教提议选出一名中国人任校长。鉴于韦卓民渊博的学识和前期成功管理华中大学的实践,代表们一致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任期5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