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华哲学史 > 列表
中华哲学史 共有 47 个词条内容

第二节 礼论

    所谓礼论,就是对礼的论述。通过上一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荀子重视礼义法度,在本节中,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荀子关于礼的观点主张。荀子所谓的礼是什么呢? 它指的是礼义法度,即人的思想行为准则。除此之外,它还包含着一些具体的礼...[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三节 解蔽

    所谓解蔽,粗略理解就是解除蒙蔽。荀子看来,人们经常会受到外物的蒙蔽以致不能清晰全面地认识事物,这是人们在认识问题时的通病。他举例说,祸乱国家的君王、扰乱思想的学者都是真心想寻求正道的,但是他们只觉得自己是正确的...[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四节 正名

    在本书孔子一章中,我们曾了解过孔子 “正名” 的主张。而在本节中,我们将要对荀子所谓的 “正名”进行介绍,虽然它们都叫作 “正名” ,但二者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孔子所谓的 “正名”指的是端正名分,让自身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五节 天论

    所谓天论就是关于天的论述。荀子对于天有着怎样的见解呢?他首先给我们讲了三个观点。第一,上天的运行有其固定的规律,人遵循其规律就不会有灾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六节 王制

    所谓王制,就是圣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制度方法。荀子认为君王应该怎样治理国家呢?他给我们解释了王者之政 (政策) 、王者之人、王者之制 (制度) 、王者之论 (论断)和王者之法 (法度)。荀子说,所谓王者之政,就是要“天德”(有像上天...[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一节 法术势

    所谓法、术、势,就是法度 (法令制度) 、权术、威势。这三者原本分别是法家代表人物商君、申不害、慎到提出的主张。而韩非认为,只有把法、术、势这三者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要在推行法度的同时还要精通权术、具备威势,如此才能...[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

第二节 治国

    在上一节中我们曾经提到,韩非治国思想的核心是法、术、势。而他除了阐述法、术、势之外,还围绕着这一核心总结归纳出了很多治理国家的言论观点。韩非围绕法、术、势都有着哪些言论观点呢?第一,君王引导和控制臣民应该依靠...[继续阅读]

中华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