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 列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共有 5476 个词条内容

引言

    安丰镇隶属盐城市,地处里下河与沿海交接处。安丰镇东临黄海,西枕泰州,南近上海,北接盐城;沿海高速、204国道、新长铁路穿境而过,范公堤、串场河、通榆大运河贯穿其间,是连接苏北苏中的交通枢纽。安丰西汉入史,唐初建制,宋时...[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第一节 建置沿革

    安丰原为海滨斥卤之地,新石器时代成陆,初属吴越分野之吴地。坐落在古海滩大沙岗上淘河的东边,古名“小淘浦”。浦,意为水边或小河流入大海的地方;小,意为小聚居点。海有潮汐供卤,滩有苇草可燃,淘河有淡水饮用,小淘浦逐渐成...[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盐课司署

    安丰场盐课司署( 图2 )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置,位于下灶三贤祠西。据明嘉靖《两淮盐法志》载,安丰盐课司为其时场大使李彦明、副使黄荣庄建造。盐课司署先后建房46间,外为大门,内设仪门、大厅、憩堂、翼舍、廨室、赈仓和贮...[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盐场大使

    管理盐场的盐官史称“大使”“副大使”。明、清两代安丰场历任正副大使计102人,其中正大使74人、副大使28人,明代51人、清代51人。历任大使中,不乏载入史册的良吏名官。如张雄,清顺治十六年(1659)建通仓桥(通商桥)和太平桥。萧锡...[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盐场地名

    安丰场的地名中,含有灶、墩、垛、头、舍、洼、河、沟、港、圩、桥等,盐元素十分丰富。灶:以姓冠名的,有王家灶、曹家灶、吴家灶、张家灶、孟家灶、刘家灶、袁家灶,东、西梅家灶,东、西向家灶等。以数冠名的,有一灶、五灶、...[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第三节 八卦村

    安丰西侧的八卦村是一处两平方公里左右的神奇地域,河汊土岗纵横相间,状如八阵图,自然景观迷人,绿色资源丰富。它是古代军队抗敌练兵时开挖的练兵场——水系八卦阵。(图3)图3 待开发的唐代薛仁贵东征练兵场遗址——水系八卦...[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月塘澄碧

    明代诗人乔楚对位于安丰场七里长街北端的月塘湾情有独钟,写下了《月塘澄碧》:劈云沧海堕蟾蜍,一片空明沁太虚。轻毂素圆犀晕满,清漪鲜跃蚌胎舒。春生句草磷芳夜,鉴剖天光夕照余。谁道濯缨无可问,临深应是洗心居。月塘湾位...[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盐山灿玉

    明清时期,安丰盐场盐业生产规模、盐品质均居两淮30个盐场之首,全场不仅拥有六大盐仓,还专设了存放盐包的场地。安盐堆积为山,在太阳、月光下,日夜闪耀着灿烂白玉之光,故有“盐山灿玉”之美誉。史载,安丰“盐利甲东南之富,我...[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堤柳垂金

    北宋天圣二年(1024),时任两淮东台西溪盐仓监的范仲淹修成捍海大堰,挡住东来海潮,成为保护盐场生产、盐民生活的砥柱屏障。安丰盐民感范公之恩,盐业日隆,社会昌明。范公堤内外生机盎然,堤东向海延伸,盐灶相连,堤西沃野千顷,禾...[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丰井鸣琅

    安丰古盐场地处沿海滩涂,虽然堆灰吸碱,地表水仍然较咸。为此,历代居民挖井汲取淡水,既方便自家生产生活,也造福一方。自宋代以来,安丰古井( 图5 )有百余口之多。其中,就有建于观音堂庙门前的观音堂古井,该段街道以此为名,称为...[继续阅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