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宗室传记的特点是,在大多数情形下,一个接一个的授官记录——所授全为武官,多数名称高贵——构成了大部分文本。官阶始授于童幼是典型的情况。当一个小男孩从皇帝那里得到名字和官阶(赐名授官),这种官阶不会有任何实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北宋宗室传记的特点是,在大多数情形下,一个接一个的授官记录——所授全为武官,多数名称高贵——构成了大部分文本。官阶始授于童幼是典型的情况。当一个小男孩从皇帝那里得到名字和官阶(赐名授官),这种官阶不会有任何实际...[继续阅读]
正如上面最后的例子所揭示的,宗室最基本的公共职能是参与种种仪式,包括朝会、宗庙祭祀和其他宗教仪式。在儒家国家以礼为维系君权与天理的基本要素的背景下,宗室的礼仪功能绝非无足轻重。但他们实际上的职掌却近乎没有,这...[继续阅读]
与所有的中国家庭一样,在宗室家庭中,孩子的出生毫无疑问是一桩值得庆贺的事情。而这个孩子开始获得政府的关注,确立宗室身份,却是在几年之后,当男孩获得赐名、女孩获得赐封时。许多孩子等不及活到那个年龄就夭折了。《仙源...[继续阅读]
对于宗室来说,11世纪晚期真的是困难重重。宗室面临着五花八门、错综复杂的问题,原因却只有一个,这就是人口的巨大增长。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宗室也变成了一个与真、仁两朝面貌迥异的组织。仁宗死后,新皇即位,一位宗室变...[继续阅读]
1067年正月,英宗在病重两个月之后驾崩,他的长子即位,史称神宗(1048—1085;在位期间,1067—1085)。[1]所有记载都表明,即位时只有20虚岁的神宗是一个果敢有力的青年,他下定决心要解决帝国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特别是财政赤字。引发财政赤...[继续阅读]
即位之初,神宗就明确意识到宗室改革的必要性。宗室月费70000缗这个数字出自一篇奏章,奏章要求裁减月俸,婚礼、生日以及南郊典礼的特别赏赐。神宗认识到,仅仅裁减预算还不够,必须对宗室进行制度重组(定制)。当然,出于对英宗的...[继续阅读]
帝国在削减它对皇家宗族的待遇,然而,它杰出的思想家们却在撰文鼓吹“宗”的重要性,探讨“宗”的复兴之道。商业发达,竞争激烈,大家族维持崇高地位的能力不断下降。面对现实,欧阳修、苏洵(1009—1066)、司马光、程颐(1033—1107...[继续阅读]
对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完全断绝宗室待遇——在那篇试图削弱宗室待遇的长篇奏疏中,中书和枢密院似乎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除了上文曾经提到的宗支领袖以外,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办法。终止赐名和授官...[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