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的先民,由口耳相传到文字出现,对所积累的药学知识,点点滴滴抄记在简牍之上,再由无数先贤修饰、润色,成册流传,在西汉时代早期,已有本草类简册传布,其中,淳于意对药物学的形成,有其相应的贡献。西汉初年,淳于意由学习...[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华夏大地的先民,由口耳相传到文字出现,对所积累的药学知识,点点滴滴抄记在简牍之上,再由无数先贤修饰、润色,成册流传,在西汉时代早期,已有本草类简册传布,其中,淳于意对药物学的形成,有其相应的贡献。西汉初年,淳于意由学习...[继续阅读]
《神农本草经》是以中华民族先祖命名的药学专著。该书内容包括上自神农时代“尝百草”,到成书年代的药物学知识,是经过长期积累、多元化融汇而成的中国药学经典,是中医药四大经典著作中唯一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由于年代久...[继续阅读]
前述汉代“求遗书于天下”,得到全国上下的响应,出现书简堆积如山的局面,《神农本草经》雏形、繁简竹木手抄本,也能“求”上来。本草书籍被整理成型,专业人士出现,有本草书可读、可传,本草专业队伍逐渐形成。至梁代阮孝绪...[继续阅读]
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历史上文化大浩劫,导致“书缺简脱,礼坏乐崩”。汉初,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在巩固统治地位的同时,吸取秦朝的教训,在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上,做了大量有利于中华文明振兴的工作。从刘邦开...[继续阅读]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有西汉早期淳于意行医的医案。淳于意(公元前205—公元前140),复姓淳于,名意,临菑(今山东淄博东北) 人,因曾任齐国主管仓库的官员,故有“仓公”或“太仓公” 之称(图3-1)。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继续阅读]
医学史中对淳于意《诊籍》中的疾病名称及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都有详细分析与报道,但对所用药物及其方剂等则少有论及。在此,对《诊籍》中的药物学内容加以讨论。淳于意对这25 个病例所患疾病的诊断,主要是切脉,记...[继续阅读]
西汉时代本草学已经出现,这在班家三人完成的《汉书》中已有记载。《汉书》通常将其作者记载为班固(32—9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太史公司马迁《史记》的“后传”,对西汉历史记载得尤为详细而准确。图3-2 班...[继续阅读]
《汉书·游侠传第六十二·楼护传》记载:“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重之,共谓曰:以君卿之才,何不宦学乎?繇是辞其父,学经传,为京兆吏数年,其得名誉。”楼...[继续阅读]
《汉书·郊祀志第五下》记载,汉成帝(公元前32—公元前7) 在都城的郊外举行祀天、祀地的“郊祀”活动,丞相匡衡、御史强谱奏请,“候神方士”主持的祠庙太多(有3 683 所),其中能开展祭祀活动的是少数(206 所),有470 多所失去功能,应当...[继续阅读]
“参”首见于甲骨文而非《急就篇》,前已述及。《急就篇》(图3-3)对人参知识进行普及,使西汉时代的人们能够系统了解人参应予以确认。《急就篇》又称《急就章》。因开篇的两个字是“急就”,故以之命为篇名。《急就篇》是西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