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一夜入秋”,重庆的降温玩的就是心跳!
2024-10-09

国庆前夕,经历了一个漫长夏季的重庆终于迎来了降温,然而这次降温可谓是温度大跳水,一夜之间温度从35℃掉到16℃,几乎是一夜之间从盛夏来到了暮秋时节。提前来重庆国庆游的外地朋友或许觉得这样的天气很魔幻,但重庆人这些年已经习惯了,总是调侃“跳水式降温,这很重庆!”

那为什么重庆老是出现这种一夜入秋的情况?气温总是大跳水?

首先来说说今年的情况,提到这次强降温,就不得不说一下今年的高温。今年的重庆可谓是经历了一个创纪录漫长的高温伏旱季。

在八月中旬之前,重庆今年的高温本身是处于较往几年偏弱的状态,然而到了即将进入处暑的时候,重庆的高温干旱开始猛然发力。今年夏季,重庆气象站的代表——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出现了19个温度达到40℃的日子,超过了2006年,仅次于2022年。

夏季的总高温日数累积高达77天,不但打破了重庆自身在2011年的年高温日数记录,还打破了福州保持的我国省会级城市年高温日数记录。沙坪坝在今年9月份的月均温为32℃,更是创下全国有史以来九月份最高平均气温记录,无出其右。今年重庆的夏季高温综合强度仅次于2022年,持续时长却超越2022年。这么强的高温给气温大跳水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终结这种强大的高温,需要非常强的冷空气把重庆的热空气完全驱逐出去才行,而今年九月底南下的冷空气就是带着这个使命来的。

首先就是它的路径就非常有利于重庆降温:它是正宗的西路冷空气。

一般来说,进入我国的冷空气分为西路、中路和东路,重庆属于西部地区,相较于其他路径的冷空气,西路冷空气最能突破秦岭大巴山的阻挡,给重庆带来显著影响。

冷空气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丨图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其次就是这次冷空气非常强,几乎是目前北极地区所能派出的最强部队。

今年这次冷空气,来自于上图的冷空气源地1,也就是北冰洋巴伦支海-新地岛地区,早在9月22~24日,重庆还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的高温天气时,巴伦支海的冷涡就开始发展,并且带动了极地和鄂毕河寒冷气团在西西伯利亚的寒潮关键区集结,这个过程把西伯利亚大部分冷空气都加入了进来。

同时欧洲高压暖脊东移,随着罗斯贝波(西风带波动)的槽脊更替(波谷称为槽,波峰称为脊),在乌拉尔山地区形成乌拉尔山暖脊。冷涡在25日以后在寒潮关键期退化为西南-东北槽,28日以后乌阻崩溃,槽东移转竖,引导大量冷空气部队大举南征进入我国。

因此在基础气温高,冷空气路径西、强度强的情况下,重庆出现气温大跳水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图源:作者提供

因为降温剧烈,重庆总是被调侃“没有秋天,只有夏季和冬季”,但是现在距离实际上的冬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重庆这种“气温跳崖式入秋”却是有规律可循。比如2021年和2022年都是国庆期间出现了先高温然后气温大跳水的情况,而2023年9月20日前后也是从30℃以上一夜之间降到20℃。那么为什么现在几乎年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这是由重庆从伏旱季到秋雨季的转变决定的。每年七月中下旬到九月上中旬是重庆的伏旱高温季,这期间重庆容易受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而出现连续的高温天气。

而每年的九月中下旬到十月份则是重庆的秋雨季节,这个时期重庆处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气压区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开始加强,冷暖空气频频交汇,就会在这里形成华西秋雨,重庆正是受到华西秋雨影响较为明显的城市之一。

华西秋雨的特点就是绵绵秋雨,连续阴雨天会使得气温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和前期的高温伏旱季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换季又是非常突然的,往往需要一次较强的冷空气把副热带高压驱逐出重庆,这时候的降温就显得很剧烈明显。

第二就是,四川盆地积热非常明显,缓慢的降温在四川盆地起不了太大作用。我们知道四川盆地坐拥大巴山和秦岭的保护,以及南边还有云贵高原的围挡,不但使得北方的冷空气难以进入,还会使得夏季的高温积热难退,换季都是靠一次性冷透的方式进行。

第三点就要提到全球变暖,全球不断变暖使得夏季越来越长,气温越来越高。近年来,不仅仅高温天气越来越强,没有高温的秋冬季节的平均气温也在不断升高。但平均气温升高,寒潮的频数却没有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导致了极地和低纬度地区冷暖交换更剧烈了),就导致了在没有寒潮影响的时候温度越来越高,基础气温高了,寒潮或者冷空气来的时候降温也就变得剧烈了,因此让我们感觉气温都是断崖式猛降。

总之,在气候变化的未来,我们可能会经历更多这种断崖式降温。大家记得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供稿单位:重庆科技馆

作者:等风,科普作者

审核专家:李春藜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